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須彌山(第1/3頁)
章節報錯
------
“西漠盛產菩提樹和蓮花嗎?一路走來,這兩種植株佔了大半。”
羅墨尋到一間寺廟請代為通傳,然後跨越了大域來到西漠,與西漠天驕覺有情同行。
覺有情一襲白衣,氣質出塵,這位女菩薩在修行和佛法上都具備遠超常人的天賦,因此取了覺有情這樣一個佛名,這在佛門之中有大講究。
“遙遠的過去西漠遍地金色沙礫,草木稀疏,人煙罕見,我佛有大智慧大慈悲,成道之後徒步丈量了西漠的每一寸土地,所過之處菩提生長,蓮花綻放,化戈壁為淨土。”
覺有情笑道:“而今西漠有大片區域適合人居住,不再像數十萬年前那麼荒涼與貧瘠。”
“看來阿彌陀佛大帝很喜歡菩提樹與蓮花。”
“須彌山上的佛廟中有記載,我佛曾在菩提樹下悟道,又得青蓮蓮子洗禮佛軀,因此偏愛菩提與蓮花。”
“這青蓮該不會是……”
“看來江兄也聽說過,遙遠的過去很可能有一株青蓮不死藥,只是後來——”
“後來證道成帝了,對嗎?”
覺有情點頭,“江兄果然知道,有傳言說青帝乃是青蓮不死藥證道,只是還未得到實證。”
兩人並肩而行,前方有一座神山矗立,即便是閉目也能感受到,元神像是要被拉扯過去,心神都為止嚮往,有一種天然的力量。
須彌山。
“江兄既然要遊覽西漠,我便帶江兄從這阿育高原,經阿育湖往須彌山去。”
“好。”
須彌山,一個大氣磅礴的名字,是佛門的至高仙帝,這座最古仙山不光是在北斗星域出名,就是在其它古星域也有無窮傳說,代表了佛教的根本,意義重大,只是阿彌陀佛大帝成道後將其移來了北斗星的西漠,等待成仙路。
須彌山太大了,高聳蒼穹之中,巍峨浩瀚,相傳高八萬四千由旬,一由旬約一萬多米,這樣算下來可以戳破北斗了,屬於誇張的描述。
但須彌山的雄偉壯闊由此可見一斑,堪稱北斗之最,不死山雖有魔性也無法與之比較,除非將地球的崑崙拉來比。
須彌山是主山,在其周圍還有數座神山,同樣很壯麗,有銀瀑垂落,羅墨一眼望去便能看到這些神山的不凡,內部有神脈,很可能是其它地方移植過來的。
幾座神山禪唱之聲不絕於耳,神光湛湛,將中央的須彌山襯托得更加宏大。
他們一路行來,遠望只見山腳有水澤環繞,但到了近前才發覺這片水域很廣袤,像是一片海。
“這是七寶池,池中的水名為八定水,八定水澄淨甘美,潤澤安和,可養諸根,朝聖的佛徒不遠萬里來到這裡,飲下一碗八定水便可遠離汙濁,淨化軀體,澄澈心靈,養育六根,遠離病苦。”
覺有情解釋,然後取出了一個木製蓮紋小碗,素手一舀,盛了一碗水給羅墨,“方兄,請。”
七寶池內,蘊藏著海量的佛光念力,若非是覺有情為他取水,恐怕就算是強行索取都取不到一滴。
所謂的八定水雖然有種種妙用,但羅墨飲下之後便知道這也是一種靈泉,只是並非生命神泉那種,而是偏重滋養精神的,八定水滋養肉身的效果一般。
“這七寶池內有神泉泉眼。”羅墨很肯定的說到,就像是瑤池的仙湖,上層和下層的水質天差地別,這上層的水也只是普通的靈泉,得看看下層的水質如何,才能比較。
“方兄好眼力,這七寶池內的確有一口神泉,只是神泉並不外顯,即便是我佛門弟子也不得擅動,每年僅有少量流出。”
能滋養精神的神泉,羅墨倒是挺有興趣,因此對覺有情說道:“我時常煉丹,見獵心喜,不知能否討要一些神泉作為煉丹材料。”
搖光聖子的煉丹大師名頭還是很響亮的,在中州都很出名,羅墨相信覺有情應該也聽說過。
“聖子煉丹術冠絕當世,我佛門中人也早有耳聞,一份主藥能煉出數枚丹藥來,豈有拒絕之理。”
覺有情踏足七寶池,一朵朵蓮花從水下升起,綻放,為兩人鋪出一條道路來。
“請隨我上須彌山。”
在人家的聖地,不飛行也是一種尊重,羅墨便入鄉隨俗,踏蓮曳波,渡七寶池,入須彌山。
須彌山在清亮澄淨的海中央,七寶池廣闊,須彌山更是巍峨龐大,壯闊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若陷若現見可以見到一些宏偉的寺廟坐落山中。
而須彌山上最著名的大雷音寺卻是在下方看不到的,位於須彌山山頂,即便修出了天眼也不行,被山體所擋。
尤其是羅墨這個修永生法的修士,可以看到整座須彌山都在發光,祥和純淨的念力繚繞,浩瀚的仙光蒸騰而起,如仙家福地。
一層又一層的銀輝升騰,更有淡金色的光華流淌,這是最為純粹的信仰之力,加持在山體上,濃的化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