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打回去(第2/2頁)
章節報錯
於是季家出來一乘小轎,一輛騾車。季氏帶著季英英,押著顧嬤嬤徑直去了趙家。
抬轎的仍然是趙家的轎伕,沒見顧嬤嬤等人出來,倒來了一群五大三粗的僕婦。聽著是回趙家,鬆了口氣,埋頭抬了轎子便走。
兩家就只隔一條街,抬抬腳就到了。
趙修緣更打算陪著父母在月錦堂用晚飯,順便等著聽顧嬤嬤回信。才過半個時辰,就聽到二門回報說,季家母女來拜會太太。
季耀庭沒有來,趙修緣尋思著季氏用的是婦人間走動的藉口,就叮囑了趙申氏幾句:“娘,有事就囑人來說一聲。”
趙稟松也叮囑道:“太太,鬥錦重要。千萬把季氏母女哄住了。”
“我把她們娘倆供起來行了吧?”趙申氏嗔怪道。
她特意去換下了錦衣,挑了身顏色素淨的綢衣穿了。又拆了高髻,重新挽了個低髻,只插了兩根金簪幾枚金鈿。帶著房裡的丫頭們去了花廳。
趙家的花廳是趙申氏平時待客,處理府中事務的地方。八根廊柱撐著的明間寬敞明亮。擺放著新式的垂坐桌椅,沒有設榻。
季氏坐在下首椅子上,季英英站在她身側。季嬤嬤領著八名壯婦一字排開。比起上一回季氏只帶著李嬤嬤前來,氣勢不知強了多少倍。
趙申氏眉頭一挑,暗自偷笑,人都主動來了,還擺什麼威風啊?罷了,季氏要面子,自己就不與她鬥氣了。咦,怎麼把轎子也抬進來了?趙申氏注意到停放在廳堂正中的竹簾小轎。她一眼認出這是趙家的轎子,有些納悶。
她的大丫頭悄悄附耳說道:“季太太堅持要把轎子抬進來。”
趙申氏眼睛一亮。這都快用晚飯了,季家母女匆匆登門,又將轎子抬進了花廳,轎子裡裝著織錦的絲吧?是該避人耳目。這樣一想,趙申氏更熱情了,綻開笑容邁進了尺餘高的門檻,朝季氏斂衽行禮:“季太太,本想著明天來拜訪您,沒想到您現在就過來了。”
季氏起身回禮:“打擾您了。”
“咱們兩家做街坊幾十年了。常言道遠親不如近鄰,鄰居間是該常來常往。”趙申氏說著客套話,目光落到了季英英臉上。想著季英英是來解說如何配絲配色的,握著她的手又誇了起來:“幾天不見,二孃出落得越發水靈了。都說閨女是孃的貼心小襖。可惜我沒個閨女,真想留她住上幾天陪陪我。”
要告訴二郎那幅錦如何配絲,留季英英住在府裡最方便。趙申氏隨口就想出個留季英英住下的理由。
等會兒你會恨不得用棍子攆我走,季英英笑了笑,並不接話。
趙申氏在主位上坐了,笑道:“季太太,那天您來的時候我沒陪著你,心裡正過意不去呢。本想明天登門賠個不是,沒想到您親自過來了。”
那天招待不周才想登門告罪。我才不會覺得訓斥季英英錯了。趙申氏還是沒忍住自己的小心眼兒,為自己寫拜帖又尋出個理由來。
“趙太太。這事啊,是得我親自登門說清楚才好。”季氏似笑非笑地說道。
事關鬥錦的配色配絲,是要親自說清楚。趙申氏點頭笑道:“您說的對!”
這時,轎子裡的顧嬤嬤還暈著沒醒呢。
季氏又道:“趙季兩家多年街坊了。聽門房說趙太太來了,妾身便攜著女兒親至二門迎接,誰曉得從轎子裡出來的卻是顧嬤嬤。”
趙申氏沒有反應過來,還維持著好心情:“是我囑顧嬤嬤去送拜帖的。”
“哦,原來趙太太只是叮囑顧嬤嬤來送拜帖呀。”季氏誇張地拍拍胸口鬆了口氣:“我就想嘛,趙太太上次提點小女認真學習《女誡》《女論語》,就不會做這種失禮的事。那就是顧嬤嬤自作主張了!”
“什麼自主作張?”趙申氏做主母多年,下意識生出了警覺,四面環顧,禁不住問道,“顧嬤嬤人呢?”
季氏抬了抬手,季嬤嬤走到轎前,一把掀開了轎簾,手指狠狠掐著顧嬤嬤的人中。
顧嬤嬤疼得立時醒轉,睜眼就看到趙申氏在眼前,眼淚奪眶而出,唔唔哭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