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打臉(第2/2頁)
章節報錯
季家雖小,收拾得倒也整齊乾淨。屋裡錯落擺著幾盆怒放的菊花,還有兩本珍品。襯著這些款式老舊的傢俱,古樸雅緻。
季氏談吐斯文,並不是她想象中潑辣粗鄙的婦人。門戶低點,還算能接受這樣的親家。
反正二郎認定了季英英。老太爺也同意了。趙申氏的心思從考評親家合不合格轉變成了她將是我媳婦。她手肘撐著光滑的圈椅扶手,決定必須從現在起教導季英英:“聽說二孃繡藝出眾。可識字?”
時下有條件的人家供小娘子讀書,不求成為魚玄機薛濤這樣能吟詩作賦的才女,只需能認得字,看得懂賬本。尤其是商戶,主母不識字就不合格。趙申氏很關心這點。
季英英忍著氣答了:“識得。”
趙申氏嗯了聲道:“不必讀那些個四書五經習得六藝。總要把《女誡》《女論語》學好。”說著臉色一肅,冷冷道,“‘凡為女子,當知禮數。女客相過,安排坐具。整頓衣裳,輕行緩步。斂手低聲,請過庭戶。問候通時,從頭稱敘。答問殷勤,輕言細語。’進門大呼小叫,《女論語》裡這些話,你可做到了?!”
季英英頓時想掀桌!額角的青筋氣得一跳一跳的。忍你很久了!
季氏心想我女兒還沒和趙家定親呢,你就當我的面訓上了?這是訓英英,還是藉機罵我一個寡婦沒能力教好女兒?季氏又想起趙申氏先前的譏諷之語,臉色更加難看。
《女誡》是東漢班昭對其女兒進行三從四德等教育所作。《女論語》是貞觀年間宋若莘、宋若昭姐妹所撰的一部女子訓誡書籍。唐時女子大抵都以這兩本書為閨範學習用本。
民風開放的大唐,又經過武週一朝。對女子的要求並不嚴苛。胡服出行,女著男裝是很流行的風尚。學這兩本書知曉女子處世道理和禮節,在外面的場合不會失禮就善莫大焉了。
季英英自問得知趙太太在堂,她馬上收聲斂息,輕行緩步上前請安。趙太太輕蔑打量她,她還忍著氣一一回答。她哪點不知禮了?
季氏一張帕子揉成了鹹菜樣,為了女兒和趙修緣的親事又辛辛苦苦地忍了下來。
剛才就譏諷我娘教不好女兒,現在又說我不知禮。合著看我娘和我禮貌待你好欺負是吧?季英英可沒那般好脾氣,當即朝季氏俯首行禮道:“‘父母檢責,不得慌忙。近前聽取,早夜思量。若有不是,改過從長。父母言語,莫作尋常。遵依教訓,不可強梁。’女兒熟記於心。若有不妥之處,還請母親教導。”
她也搬出《女論語》來,意思是我不對,我媽隨便教訓。你還沒成我婆婆呢,還沒你嘰喳的份。
季氏接了這話心裡痛快了。寡婦支撐門庭,帶大兒女,季氏也不是吃素的。她柔聲說道:“我兒幼承庭訓,嫻靜溫柔,知禮大方。吾甚是安慰。”
我女兒家教好得很,我很滿意。你想挑刺,門兒都沒有。
母女倆一問一答,將趙申氏涼在了一旁。
季氏說完溫溫柔柔對趙申氏一笑,算是回答了她剛才的指責:“咱這商戶人家也沒指望著攀上門閥士族。讓趙太太見笑了。我會盡心教導她。”
商戶人家撥的是高音。
大唐商戶是歷朝歷代最幸福的。地位非常高。也不禁穿絲羅綢緞錦。趙家再是大戶人家再有錢,戶籍也是商戶好嗎?
大家都是山雞罷了。你雖然買得起孔雀翎,插尾巴上,也變不成士族呀!你實在不喜歡,你去娶一個高門大戶官宦人家的閨女試試?
人家肯嫁嗎?
唔,楊石氏也只能算半個官宦人家。別說上溯三代,她父親這一代也只是個大字不識的農民呢。只有一個在州府衙門任錄事參軍的哥哥。就因這,楊石氏在楊家壓得幾個妯娌喘不過氣來,當家作主幾十年。
季氏輕描淡寫將趙申氏的臉扇腫了。
趙申氏氣血翻騰,臉陣紅陣白,帶著一群打扮華麗的僕從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