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誰要你幫忙(第1/2頁)
章節報錯
樂風苑裡,柳姨娘正侍侯楊家大老爺用早飯,訊息就遞了進來。
柳姨娘挾著一筷子素炒綠豆芽,穩穩當當送進了碟子:“三郎又闖了禍,這回該請太太動家法了。真好。”
楊大老爺素來不管內宅事宜,聽到柳姨娘的話,擱下筷子笑道:“你看你,就三郎一個兒子,也狠得下心叫太太動家法。”
屋裡只有柳姨娘一人侍侯。她又挾了一隻燒麥擱在碟子裡,嗔道:“老爺,好生用飯才是正經。”
柳姨娘是典型的蜀中美人兒。骨骼纖細,擁有一身白瓷似的肌膚。十七歲生下楊靜淵,身材半點沒受影響。腰肢細細,瞧著像二十出頭的年輕婦人。一雙晶瑩妙目會說話似的,風情無限。
楊大老爺四十出頭納了花朵一樣的柳姨娘,十來年常居樂風苑,寵愛如故。柳氏嗔他一句,楊大老爺就不再言語,低頭用飯。
倒底心裡還是牽掛著楊靜淵這個小兒子。楊大老爺飯畢也沒心思飲茶:“這回不同以往。周家與二房結了親家。這一大早的,二弟妹就帶著周家人過來。我還是瞧瞧去。太太顧忌二弟妹和周家的面子動家法。三郎怕是要吃虧。”
柳氏攔在了他身前,替他整理著腰間的荷包,輕聲說道:“老爺,三郎從小到大惹禍不斷,什麼時候捱過家法板子?大郎君二郎君是兄長要忍讓著他。二房三房的四郎君五郎君是弟弟,也要讓著他。他儼然就是楊家的小霸王。這回就讓太太給他個教訓吧。三郎都十八了,再這樣寵著他,將來可怎麼得了?”
說到將來,柳氏不是不擔心的。
她出身貧寒,生得又美。如果不是進了楊家,還不知道被街頭哪個閒漢霸佔了去。她進楊家的時候,石氏當家做主二十幾年。大郎君二郎君已經成人,能掌家理事。她也沒那能力和本錢去插手楊家的家業。只盼著能服待大老爺終老,把楊靜淵撫養成材,柳氏就心滿意足了。
石氏一早和她說得明白,只要她不插手家業。給大老爺納一個妾是納,納十個妾也沒區別。她安安分分的過日子,石氏絕不為難。
柳氏牢記這一點,從不逾越。但是看著楊靜淵三天兩頭惹禍,她畢竟是他的親孃,哪有不著急兒子長歪的。
楊大老爺今年就六十歲了,孫兒孫女都有了三個。這幾年早就在家業上放了手。畢竟是當過家的人,柳氏的心思他還是明白的。三郎不能執掌家業,石氏也巴不得三郎繼續玩樂下去。寵得比他和柳氏還過。他深深迷戀著眼前這個溫婉美麗的女人。自己年紀大了,定會走在柳氏前頭。是該為柳氏和三郎打算一番了。
“我心裡有數。”楊大老爺握了握柳氏的手,溫情脈脈地說道。
“老爺。”眼前這個男人比她大二十多歲,柳氏卻覺得遇到他是自己的福氣。
歲月如梭,當年儒雅的中年男子已花白了頭髮。她鼻頭微酸,環抱著楊大老爺的腰,把臉貼在他胸前。
如果可以,柳氏希望楊老爺能活到百歲。那時候,她也老了,守著回憶過不了多少年,就可以隨他去了。
早晨的太陽投進楊家正院的前廳,耀得一片明亮。
廳裡一水的黃花梨木傢俱用的年生長了,木質上生出一層包漿。木紋如行雲流水,在陽光下金黃潤澤,優雅古樸。
二太太鄒氏每次來到正院,就有種心疼的感覺。她總會情不自禁地想象自己是這院子的主人。
前廳正中條案上供著的兩隻青瓷罐也是舊物。換成是她,她一定不會插孔雀翎。春日她會插大朵牡丹,秋日她會插大束菊花。冬天換成梅或是冬海棠。還有這些椅襖,她會換著用楊家最燦爛的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