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浣絲少女(第2/2頁)
章節報錯
喝斥得眾婢頓時沒了心思,埋頭幹活。又低聲埋怨起惹事的紫兒綠兒來。
浣花染坊的主人姓季。季家染坊的蜀紅絲,浣花絲在益州府聲名遠揚。尤其是織造貢錦必不可少大紅絲。可惜季家人丁不旺,傳到這一輩,季家仍只有一兒一女。季老爺和太太恩愛異常,明知僅靠一子無法光耀門楣,季老爺仍不肯納妾。
一家四口本也過得富庶和樂。哪知天有不測風雲,季先生三十未到,因一場風寒撒手人寰。拋下了傷心欲絕的季氏和一雙幼小的兒女。
大唐民風開放,不禁寡婦再嫁。當時季氏不過二十四歲,容貌秀美。手裡握得一座名揚益州府的染坊。最重要的是她掌握著季氏那幾色絲線傳了幾百年的染色秘法。因此孝期一滿,浣花染坊的門檻被媒人生生踩低了兩寸。
季家染色秘法傳子不傳婿,傳媳不傳女。
季氏若再嫁,浣花染坊便改了姓。季家染色秘法也保不住。季氏一咬牙絕了再嫁的心思。一心一意培養兒子。
因是寡居之人,染坊也不大,季家僕婦不多。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各司其職,倒也井井有條。
家僕季富趕車跑腿,妻子是季嬤嬤。
季嬤嬤管著染坊裡的十五個粗使僕婦與十來名小婢。
當初陪著季氏嫁來的還有三位嬤嬤。李嬤嬤立志自梳不嫁,侍侯季氏,幫忙管賬。田嬤嬤管著廚房,嫁了季家的門房田玉。吳嬤嬤嫁了染坊管事,季富的弟弟季貴。管理著季家後院的丫頭們,還奶大了季英英和小郎君季耀庭。
也是有了這幾房得力家人。季氏寡居後才將浣花染坊打理得井井有條。她拋頭露面談生意不容易。家用捏得緊。季英英十歲起就幫著做家事了。侍侯季英英的丫頭叫綾兒。可身契捏在季氏手中,季英英的一舉一動都擱在季氏眼皮下。
季英英哪敢用綾兒。一旦出門,她總有法子使了綾兒去跑腿辦事,回頭就叫上聽話嘴緊的湘兒。
先不說季太太如何審問紫兒綠兒。這廂季英英像放飛的鳥,帶著湘兒已經出了縣城。
騾車行在官道上,兩旁田裡綠油油的秧苗像綠色地毯直鋪到天邊,中間夾雜著幾塊做種的油菜田,黃燦燦的菜花開得正熱鬧。
季英英瞧著心曠神怡,又突發奇想:“季叔,你說秧苗搗出汁能染出這樣的綠麼?油菜花瓣這麼嫩,能揉出一樣的黃麼?”
趕車的季富上數幾代人都是季家的家僕,他性子和軟,格外疼惜季家的小主子,看著濃綠與明黃相配的景色,呵呵笑道:“老奴不曉得呢。娘子聰慧,不妨……嘿嘿。”
不妨一試後半截被季富嚥了回去。季家染法不傳女,他一個家奴,哪敢慫恿季英英去試。只能嘿嘿乾笑兩聲了事。
哥哥如有這般想法,母親高興還來不及。不讓我學染技。我就沒辦法了?季英英長年和母親對著幹,黑白分明的眼珠滴溜溜一轉,就有了主意:“太太成日逼著哥哥背色譜,學染技。回頭讓哥哥試了告訴我一聲便是。”
季富哈哈大笑:“好主意。”
湘兒也抿嘴笑了。
她和季富心裡都在感慨。季家人丁少。可惜繼承家業的小郎君悟性聰穎卻連小娘子一半都比不上。
可是小娘子十六歲了,已到了議親嫁人的年紀。季家留不住。也不能讓她把季家染色秘方帶到別人家去。這樣一想,季太太不準季英英進染坊碰染技也無可厚非。
季英英可想不了這麼多。她只知道她喜歡染技,喜歡將不同的礦石草藥配搭在一起,做成不同的鮮豔顏料。每當看到那些五顏六色的絲線,她就分外滿足。不讓她學?可她無師自通了呀。
如果母親知道哥哥最近染出來的幾缸絲線都是她親自動手,估計又會跑到祠堂裡捧著爹的靈位哭了。
這能怪她麼?哥哥染出來就是狗,屎黃,她就能染出明黃。哎,能和哥哥換個身體就好了。可惜她賭咒發誓出了季家再不替別家染布染絲線。季家秘法染出的蜀紅絲浣花絲,她絕不碰。母親還是不信她。
想到這裡季英英就憤然。不讓我學,我偏要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