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第二節 初陣
章節報錯
放下涿州城內的事情不說,再說回太史歷的軍營之中。在打跑了王倫之後,當天王慶找了二十多位軍匠,夜裡連夜打造了一百零八枚蓮花鏢。由此往後,王慶便給自己起了個外號“蓮花劍客”。王慶還另外挑選了一名技藝高超的鐵匠為他打製了一柄蓮花劍,這把劍的護手處,是一朵鋼製的蓮花,劍身為銀白色,鋼口尚佳,稱得上是一把不錯的兵刃。
第二日,在軍帳之內,眾位將官正在商議起義的戰略戰術,正在探討起義的方向。這時有軍兵來報:“稟告太史將軍,涿州知府趙冬引兵馬一萬正在營外討戰!”太史歷一聽,哈哈大笑:“哈哈哈哈,王倫啊王倫,你還有點本事,能請出來這涿州的知府,不過可惜,你王倫是不懂軍事,一個小小的知府,能奈我何呢?這樣一個小小的知府,這一萬兵馬可能是他全部的家當了,我的麾下,可是有十萬大軍數十名戰將,你們這些人,對我而言,不足為懼。來呀!為我抬戟備馬!點四萬軍兵隨我出戰!”
其實有一點太史歷是猜錯了,趙冬手下可不只有一萬人,因為涿州地處屬於乾朝的邊界附近,所有乾宣宗特准一些邊境的城市可以自主招募一些兵馬,外加上趙冬本人有自己的私心,所以趙冬手下實際上的兵馬遠不止這一萬人,數量可以達到五萬之眾。
待到太史歷等人出營一看,涿州知府趙冬端坐在馬上,身穿魚鱗甲,腰掛松紋劍。頭戴一塊寶藍色的方巾,手中提著一張樺木弓,馬上揹著箭袋。身後有幾匹馬,那幾匹馬上分別是他手下重用的幾個得力戰將嶽英、孫保、韓良,還有步下一位是精鋼怪劍勝天劍客王倫。趙冬這邊也在看著太史歷,只見太史歷,銀盔銀甲素羅袍,胯下騎一匹白馬。身背後揹著銀龍雙戟,馬的得勝鉤上掛著一條銀龍長戟。
太史歷身後也有幾匹馬,分別是騎兵指揮使劉鋒、副將李海、蓮花劍客王慶、弓兵總指揮劉策。這劉策乃是劉勇的哥哥,原本劉策為步弓指揮,因為他的弟弟劉勇死在了王倫的劍下,所有他現在總管所有的步弓手與馬弓手。而且他在陣前的另一個目的是要為他弟弟報仇。在太史歷的身邊還有一杆大纛旗,上書幾個大字“掃北太史”。
太史歷從得勝鉤上摘下銀龍長戟,用戟尖指向涿州知府趙冬:“趙冬,你一小小知府,螳臂當車,自不量力,竟敢在本將軍面前如此放肆,還想妄圖阻止本將軍大計。現在你收兵,我可以免你一死,不然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忌日!“
趙冬聽罷之後,是笑而不語。太史歷一看趙冬發笑心中奇怪,便問:“趙冬你因何發笑?”趙冬笑答:“我在笑一個到現在還不識時務的將軍。”太史歷言道:“你指的是何人啊?”趙冬繼續笑答:“正是閣下。”太史歷頓時心頭火起:“你一個小小的知府,竟然敢嘲笑於我,真真豈有此理,你拿命來!”說完之後太史歷一挺手中的銀龍戟,直取趙冬的哽嗓咽喉。
趙冬剛準備扔弓抽劍接架相還,嶽英在旁邊大喝一聲:“太史歷,休傷我家知府大人!你接我一刀!”說完,嶽英的砍山刀直奔太史歷的頂梁而來。太史歷一看,不奔趙冬,來接嶽英的這一刀,嶽英的刀一碰到太史歷的戟,就暗叫一聲不好:此人遠內力在我之上,但為了我家知府,我應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跟著太史歷決一死戰!嶽英和太史歷是勉勉強強打在了一起。
正在此時,太史歷帳下騎兵指揮使劉鋒一看:我家將軍與嶽英恐怕要戰上一陣,這趙冬的人頭還得我去摘下。劉鋒想到此處,催馬提槍直取趙冬,趙冬陣前遠處的另一位將軍孫保一看:此人是誰?竟也想來傷我家知府的性命。
孫保大喝一聲:“無名小兒!憑你也想傷我家知府,真是自不量力,來來來,接你家孫爺爺一槍!”說完躍馬橫槍衝上前來,劉鋒一見孫保殺了上來心中一驚,就想轉頭去接孫保這一槍。可是孫保槍快馬急,加之劉鋒想殺趙冬心切,衝的太猛,孫保衝過來的時候,槍頭正對劉鋒的後背,劉鋒想轉身去接就已經來不及了,根本沒有時間去招架。就聽著“噗”的一聲,再看劉峰,身前多出來了一個透明的窟窿。劉鋒是“哎呀”一聲,死屍栽與馬下。
太史歷一看劉鋒被刺於馬下,心中痛叫一聲:劉鋒啊劉鋒,你死的慘啊,我定當為你報仇雪恨啊。可是他正與嶽英鬥剛剛打鬥開,還並未分出勝負,一時之間也抽不出身與那孫寶一戰。
這時候王慶衝了上來,大叫一聲:“你這小兒,膽敢傷了劉鋒的性命,我王慶饒你不得!”說完一催胯下馬,一點手中槍直奔孫保而來,一槍直刺孫保的小腹,孫保用槍一格擋出了這一招,兩個人,兩匹馬,是鬥在一處。
打至不到二十個回合,孫保自知難敵這王慶,心中正不知道怎麼辦呢,就見王慶把馬一撥往本陣敗去。孫保一看:嘿嘿,小子,我以為你的槍法是如何的精奇,不想也是如此的酒囊飯袋,這就不行了要往回跑啊,你可走不了!孫保是催馬便追。
這下孫保可上了王慶的當了,王慶槍法比孫保要高出一截,王慶這一下是要儘快的解決這場戰鬥。但見王慶從懷中掏出來了一枚蓮花鏢,往地下這麼一扔,孫保就是一愣,心說這是什麼東西?還沒等他反應過來,一支飛鏢穿透馬的脖子,射入了孫保的胸膛。孫保是慘叫一聲,死屍翻於馬下。王慶回過馬來,看著孫保的死屍,仰頭長嘆:“劉鋒將軍,王慶我替你報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