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別說,周輝他在組建他的安全域性以後,一直就在這方面下功夫,要知道周輝他們可是來自遼鎮的人,對於關外的人特別的瞭解。

他這些底層的官兵可是很清楚遼鎮眾多城市是怎麼丟失的,遼鎮的幾個大城基本上都是在漢奸叛徒的出賣之下,丟失了城門以後,才迅速的陷落的。

建奴攻破了第一座大城撫順是如此、鐵嶺、開平也都是如此,甚至就連他們在進攻瀋陽衛的時候,瀋陽衛在一日之內陷落,也與奸細有關。

所以在周輝的眼裡,他就明白一樣事情,那就是要對付建奴,首先要對付的就是建奴的這些奸細們。

別人不瞭解建奴,周輝可是非常的瞭解建奴,周輝他可是瀋陽衛的大家族,在瀋陽陷落了以後,全家都被建奴殺死了,只有他一人逃了出來。

他可是對建奴有著很深刻的瞭解,他知道建奴喜歡用奸細,喜歡收買漢奸,而且他們喜歡讀三國,很喜歡從三國裡面學習戰術謀略。

周輝他在獲得劉家的支援以後,成立了安全域性,他們的安全域性一出手,果然就是抓住了不少建奴派來這裡的間隙。

現在大明有這樣一樣的情況,那就是整個遼鎮的人想盡了一切辦法往關內逃,因為遼鎮已經被建奴所佔領了,許多地方都被屠城,即使是不被屠城,如果被建奴抓住了,貶為了隸奴,根本都不能做一個自由民。

所以周輝他在捉奸細方面,也變得簡單的,那就是往關外傳挮訊息的基本上都是奸細了。

這些人都被他一一的抓住,暗中的嚴刑拷問,果然得到了不少有用的訊息,那就是自從建奴的水師被殲滅了以後,建奴就開始重視東三府這一塊了,他們往這裡派來了大量的奸細,收集這裡的情報。

建奴他們可是非常的精明,每一次出兵打仗之前,都會仔細的收集情報,對敵人有一個很明確的瞭解,可不會像大明一樣,沒頭沒腦就出兵。

對於這些建奴所收買的奸細,周輝他沒有什麼好猶豫的,抓住了就一律的殺,往城外找個坑一埋,有不少建奴派來的奸細都死在了周輝的手上。

一開始建奴肯定不會知道東三府建立了一個專門對付他們的奸細,但是時間一久了,他們的奸細都沒有回去,一一的失去了聯絡,他們肯定就應該知道了。

不過劉遠橋也好,周輝也好,他都並不在乎對方了不瞭解他,只在乎對方派來的人,都被他幹掉了就行了,讓他們得不到任何有用的資訊,這就行了。

而且劉遠橋也發現一點,但就是關外寒苦,他們什麼都缺,很多資源都需要關內進行輸出,比如說糧食布匹火藥、鋼鐵等等都需要關內的輸出,如果能源頭上卡住了這些東西那就不同了。

所以劉遠橋他在擔任的登萊巡撫以後,就禁止本地的商人往關外進行輸出物資任何,誰敢往關外輸出物資的一律當奸細來處理,沒收全部財產,一律當眾砍頭。

劉遠橋知道這樣子還不夠,他們這裡這口子是堵住的,但是山西那邊可是處處漏風的篩子,像是殺胡口、張家口這些城鎮,當地的守軍基本上人人都與建奴和韃子做生意,因為他們只要在關內的城市裡面隨便買上一個小鍋,往關外一賣,往往就可以換取幾倍的利潤,所以他們為了錢,都不惜鋌而走險,沒有人可以制止了他們。

你肯定會說出了這些事情應該報官,那現在事情簡單了,現在都是當官的勾結商人們在往關外走私物資,往往做一票就可以獲得數倍的利潤,這是他們許多人都難以拒絕和非常流口水的。

並不是每一個商人都像劉遠橋一樣抵得住誘惑,所以說即使是有遼東復仇軍的存在,即使是有範永鬥全家被滅門的例子,這些山西商人們還是暗地裡的往關外輸送物資,拉去了無數建奴所迫切需要的東西。

這些東西可是大大的緩解了建奴他們所面對的物資危機。

要知道建奴他們是處於快速的擴張之中,在快速的擴張之中,就需要許多的資金,需要許多的物資來滿足他們的需求,這些物資不是他們本身可以產生的,也並不是他們本身所能擁有的,所以他們只能透過搶。

有許多東西並不是你可以搶來的,所以他們就用他們搶來的銀子來買,結果就是他們搶來大明的銀子,買大明的物品,接著再次武裝他們更多的軍隊,派出更多的軍隊去搶大明的銀子,然後再去買大明的貨物,以此迴圈輪迴,大明一次比一次弱,而建奴則一次比一次的強大,最終變成了今天全部佔領了遼鎮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