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他也有也是有私心的,如果他的媳婦掌握著這一支軍隊,這就意味著這些艦隊也就是他們劉布家的,他劉布隨時可以呼叫和徵用,如果是由他岳父掌握,很有可能會歸回鄭家。

甚至在鄭紫寧卸任了指揮官以後,他的艦隊都很有可能直接的交回給鄭家,在這一種情況之下,劉布他不會捨得輕易的放棄,所以他才大方的讓他的媳婦繼續的掌握著一支艦隊,把這一支艦隊留在劉家。

這一點他的父親遊遠橋也是同意的,老謀深算如劉遠橋,他還擔心兒子抹不下臉,做出這種事情來,他看見劉布直接的就這樣子幹了,就感覺這兒子現在是學聰明的,自從讓他去出去學習和歷練以後,整個人都變得了,變得了成熟穩重了許多,最重要的是務實,不會像以前那麼好虛的面子。

也就是因為這一個原因,老佛爺才會同意鄭紫寧繼續的花一半時間去指揮他的艦隊,去忙於他的工作,如果沒有這方面的原因,以老佛爺她這一種人,她是絕對不會同意她的孫媳婦還要出去外面幹活的。

老佛爺她以前只是從七品的命婦,現在母憑子貴,兒子當了從三品的登萊巡撫,她自己也都混上了一個從三品朝廷命婦。

劉家富貴以及享受的這是當今世上最高階的榮華富貴,但是在權貴方面則是連許多官員家庭都不如,現在他們才算是有財有勢的。

每一個男人都會想當官,這叫醒掌天下權,全天下每一個女人都會希望身上有一副命婦行頭,這樣出去就非常的有面子。

要知道以前老佛爺她很少跟她同級的婦女們打交道的,那就是因為很多頂級的圈子裡面的富人們都是有頭銜的,只有他兒子那麼有錢,劉家如此的富貴,而她卻是七品的孺人,如果在正規的場合,還必須向許多不如她的女人下跪行禮,所以她從來不在這小圈子裡面混,一直都在家裡面唸經禮佛。

直到兒子登上了登萊巡撫以後,成為了東三府地區勢力最為龐大的一員。她也身上有了一副行頭,這就讓她出去倍加的有面子,所以也都不用向同行的婦女們行禮了,所以她也都多出去走走。

現在老佛爺她可是非常的欣慰,兒子升為了從三品的登萊巡撫,奉朝廷之命,守牧一方,算是封疆大吏了,孫子年紀輕輕的也都成家立室,成為了遊擊將軍,混上一個總兵之職只是遲早的事情。

所以她現在算是當之無愧的,萊州地區最為尊貴的老婦人。

當她們聽到劉布率領大軍在安慶城下擊潰了張獻忠的大軍,並且生擒了張獻忠以後,整個劉家都為之歡騰了。

管家劉福氣不用主人吩咐,馬上就點燃了三十萬響的鞭炮,然後派人敲鑼打鼓,通報給整個浮山,通報給整個膠州,讓整個膠州的人都知道這一大好訊息。

他們現在雖然是已經搬出,暫時不住在浮山的劉家大宅,而是住在了登州的巡撫衙門,但是浮山劉家大宅才是他們的根本,他們有了什麼好訊息,第一時間就往家裡面信報,也派人去給祖宗上香,這算是光宗耀祖了。

加上劉家一向都是非常的豪華氣派,家族裡面有了這樣重大的喜事以後,劉家也是毫不猶豫的給左鄰右舍門發糧發米,整個浮山都是一片歡騰。

要知道劉家軍最核心的那一批軍官,其實都是出於浮山一帶的,在福山這裡一帶,基本上有優秀兒子的都去參軍的,都是參加劉家軍的,如果家裡面有人參加劉家軍的就不會被人欺負,就不會被人看不起,他們都有媒人爭著向他們提親,如果是在家裡面務農,參加不了劉家軍的就會被人看不起。

所以也可以理解為這一戰也都是整個浮山人的光榮,他們都為之歡欣鼓舞。

而且經歷瞭如此慘烈的一戰,他們在家鄉里面進行彙報的時候,也都沒有什麼隱瞞,他們直接就是告訴了傷亡400多人,並且第一時間附送上了陣亡將士的記錄。

在烈士遺體還沒有還鄉的時候,他們的家屬都已經知道了,並且第一時間就獲得了劉家送過來的撫卹的米糧和田地。

劉家軍的撫卹是全大明獨一份的,如果有人戰死了,直接將會獲得幾十畝地和終身免稅的,這種地叫做烈士護墳地,稅收是由劉家代收的,說白了就是不收。

放眼整個大明,除了軍官一級的人可以享受如此的待遇以後,任何計程車兵都不可能享受如此的待遇,這就令他們雖然傷亡不少,損失不少,但是人心卻是非常的穩定,許多人都是喜極而泣,既是傷心親人的死去,也是高興獲得了這樣的田地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