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登州震動(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家軍在登萊地區的名氣非常的好,他們成功地平定了登州的民變,在平定民變的時候,也沒有像普通的官兵一樣平定民變以後,對普通的百姓大肆的屠殺,大肆的搶劫錢財。
而且劉家軍自建軍以來,就從來沒有搶劫過百姓欺壓過百姓的舉措,這令他們有一種百姓子弟兵的名號。
劉家軍他們一直也都以百姓的子弟兵而自居。
他們常常所說的那就是,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老百姓是不會欺負老百姓的。
擁有了這些旗號,他們可是非常的牛逼,非常的受群眾的歡迎,在整個東三府和登萊地區的青年,都以加入劉家軍而為榮,所有的青年百姓紛紛的搶著加入劉家軍,希望能夠加入劉家軍。
當劉家軍成功的馳援安慶,在安慶城下擊潰張獻忠的大軍以後。
整個登萊地區、東三府都是轟動的,當百姓們聽到了這樣震驚的訊息以後,他們非常震驚,也的高興,因為劉家軍主要來自於本地,是由本地的老百姓組成,他們的子弟兵打贏了仗,也是他們登萊地區的驕傲,他們的子弟立下了大功,每家每戶也都會為此而光榮。
劉遠橋在聽到這訊息的時候,剛好正與靜雲公在一起下棋。
靜雲公他在文章之上可是頂尖的,非常幾乎以其師亓詩教師齊名,亓詩詞教他雖然在官場的名聲不好,但是他在文壇上的造詣和做文章方面卻是非常的厲害,名傳一時。
亓詩教,號靜出,又名龍峽散人,萊州牛泉鎮李條莊人,生於嘉靖三十五年,卒於天啟二年,為山東知名人士。
亓詩教自幼天資聰穎,善學好問,擅長詩文,但足因家境貧寒,青年時亦不能得志,唯其鍥而不捨,終能大器晚成,於萬曆二十五年中丁酉科舉人,於次年中戊戌科進士。
一開始被授為荊州、淮安推官,奉聖命巡撫河南等地方兼提督軍務,歷任督察院右僉都御史、前翰林院提督、四夷館太常寺少卿,後升任禮部給事中,官至二品,深受朝廷的寵愛和重用。
亓詩教為官清正,務實高效。在任淮安一職時,曾受到萬曆皇帝的嘉獎。
皇帝敕曰:“亓詩教志行端純,才獻朗練,自掄廷獻,在理邦刑,而爾能察,民自不冤,庭無滯訟,大吏稱爾能者數矣,朕實嘉之是用,授爾階林文郎。欽此。“
自從升為禮部給事中後,亓詩教投方從哲門下,成為朝廷重臣,時常出入宮內。他作為進士出身,從地方提拔到禮部任職,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作為一名禮部的給事中,一言一行都在朝廷之人的監督之下,言語之間稍有不慎,便可招來殺身之禍。但是,亓詩教從國家的利益出發,從人們的願望出發,做官處世得到了皇帝和同僚們的讚賞。
不過在大明當你陷入了黨爭以後,一切都變了味道了,但就是你陷入了黨中以後,黨同伐異,只要你是一黨的,你做什麼都是對的,如果你不是一黨的,那你做什麼都是錯的。
這時已經是不管你做的是什麼事,不管你做了多少事情,只要你不是一黨的,就對你全力以赴的進行攻擊,所以這時候也都不可能產生什麼名臣,多少人成為黨政的犧牲者,所以也有萬曆張居正之!後無名臣的之說。
靜雲公他師從亓詩致,他少年時曾經受亓詩教教過文章,在很多方面都是推行實學為主。
他雖然是一個老牌的官員,但是在很多時候都是推行務實主義,這也讓他們有著能吏幹臣名稱。
所以他的門生故吏非常之多,以至於劉遠橋都要討好他的地步。
不過劉遠橋親近靜雲公也不是完全討好於他,而是仰慕對方在的文章和道德方面的造詣,讀書可以陶冶性情提供提升個人的品位和才華。
劉遠橋收到了劉布傳來的緊急戰報以後,他還是把戰報放出了一邊,然後繼續的下棋,但是神色之中不免現出一些歡喜。
靜雲公他不免覺得有些好奇,要知道劉遠橋橋,他雖然比自己年輕,但是他的養氣功夫卻是非常的好,完全可以做到了胸藏城府,喜怒不形之於色的地步,可以說他就是一個典型的官員和資深的政客,也可以說是具備有梟雄的資格。
靜雲公想起了一句古老的話,那就是此人為太平的能臣,亂世的梟雄,所以靜公宮他不免好奇說道:“劉兄可是發生了什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