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龍顏大悅(第1/2頁)
章節報錯
自從中都鳳陽被攻陷了以後,崇禎皇帝他每天愁眉苦臉,他不單止去太廟哭泣,對祖宗們進行道歉,同時每天也都素衣素食辦公。
而且他還下了罪己詔,讓全天下人責難自己,他希望透過這些方法,團結振奮軍民士氣,擊潰流寇,收復鳳陽。
崇禎皇帝他在某些方面還是非常的果斷和迅速的,那就是他迅速的命令過路大軍全力以赴的圍剿劉寇大軍,並且迅速的完成了一系列的人事調整。
但是其做出來的效果卻是令他非常不滿意,他相信流寇始終是一群東遊西蕩的武裝力量,他的朝廷大軍只要組建成功,馬上就可以去掃蕩他們,去征服他們,但是他已經命令的洪承疇、朱大典、盧九德等組織多路大軍,對他們進行圍剿,但是這些大軍卻遲遲沒有及時到位,也沒有敢大舉南下對流寇時以致命的一擊,無論他如何的頒下聖旨進行摧逼,他們都是不為所動,始終推的就是兵馬未齊,糧草未足。
如果說像朱大典和洪承疇這些人擔心被流寇所趁或者是畏敵如虎,不敢前進,這說的過去,但是他的家僕太監盧九德可是一個勇敢的人,但是他也不敢輕易南下,這就很說明問題了,這就說明一點,那就是流寇遠比他想象中的強大,想收復中都鳳陽,也不是一時半會就可以完成的。
每當想到自己的家鄉中都鳳陽被流寇佔領,祖陵被流寇蹂躪,崇禎皇帝他就心如刀割,每天以淚洗臉。
他每天都是批閱奏章,批閱到深夜,每一份奏章都反覆的檢視,唯恐有任何的疏漏,回到寢宮以後,也都是小睡片刻,早早就起來早朝。
他跟萬曆皇帝最大的不同,那就是萬曆皇帝28年都不上朝,而崇禎皇帝就巴不得過年的時候都上朝。很多時候上朝,他來的比臣子還早,他希望作為一個君王,透過以身作則,希望每一個人都向他學習,勤政愛民,這樣天下自然間就大治了。
但是他萬萬就搞不清楚和明白的,那就是他按足了書上所有明君的做法來做事,但是朝政卻是越來越亂,越來越差,都讓他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大明朝到了今天算是前所未有的衰敗了,連鳳陽都讓人攻破了,他都不知道如何向祖先們交代。
這一天崇禎皇帝他依舊在批閱奏章,他現在看見了依舊還是朝廷大軍在徐州和宿州一帶,與流寇對峙,說什麼也不敢出兵去進攻鳳陽,他就龍顏大怒,連下了數道聖旨,催促洪承疇他們迅速南下收復鳳陽。
在皇帝的眼裡面早一天收復鳳陽,他的老家就少一天遭受流寇的蹂躪。
但是這些臣子就是不肯向前,都是拖著、找著同樣的藉口,要更多的兵,更多的糧草,還要擁有更多的糧草。
大明國庫早已經是入不敷出了,現在早已經是拆東牆補西牆,寅支卯糧了,哪裡還有這麼多的錢給他們打仗,所以皇帝才會急著解決戰鬥,殲滅流寇,讓國家收休養生息,獲得喘息之機。
但是偏偏卻是天不遂他所願,好像每一樣事情每一個人都跟他作對一樣,這令崇禎皇帝他非常的憤怒,非常的惱火。
崇禎皇帝他在再一次看到了朱大典上書,請求撥來更多糧草,更多兵馬的時候,他忍不住怒火沖天了,直接的把奏章掃了在地上,憤怒的拍著桌子,他說道:“朱大典,他堂堂一代名臣,當年平定吳橋兵變之時,何等果斷,今日卻是畏敵如虎,貪生怕死,裹足不前,就知道要兵要糧。”
皇帝龍顏大怒,可是讓在周邊伺候他的太監宮女們大驚,紛紛的跪了下來。
王承恩連忙上前勸道:“皇上息怒,保重龍體啊。”
崇禎他喟然長嘆道:“皇兄把江山託附於朕,朕卻讓江山罹難,一天不如一天,朕無顏去見皇兄。”
正在此時,小太監緊急來報,說道:“兵部尚書張鳳翼緊急求見。”
崇禎皇帝他正在大發雷霆,但是聽到了兵部尚書緊急求見,他就打了一個突,因為上次兵部尚書緊急求見,就是說登州發生了民變的事情,這可是發生在北京的近郊山東,所幸者山東的民變那是迅速的平定了,劉遠橋也是一個能臣,他迅速的穩定了地方,也算是不負他的所望。
崇禎皇帝他定了定神,還是說道:“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