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風雨飄搖(第2/2頁)
章節報錯
劉布說道:“流寇他們四處逃竄,東躲西藏,很難以追殺,要剿滅流寇,就必須剿滅流寇兵力的來源,斷了他們的兵力來源了,才能夠滅了他們,否則的話官軍一路只顧著追殺流寇,卻不知道他們所過之處卻變成了流寇滋生之地,殺了一個流寇,反而造就了千千萬萬個流寇出來,這才是流寇越來越多的原因。”
劉布這麼一說出來,劉遠橋和鄭芝豹,他們馬上就聽明白了,畢竟他們也是精明的人,每天都在看塘報,也會對時事進行分析,但是對於這些東西他們也無可奈何,因為這些不是他們能夠關心的,這是朝廷進行決定的。
鄭芝豹嘆道:“想不到我大明,居然進入瞭如此風雨飄搖之時。”
劉布看見兩位長輩都沒有喝茶,只好說道:“我們應該怎麼做?”兩位都是好茶之人,現在這麼冷的天,連一口熱茶都不喝,說明他們的心也是亂了。
看見兩位長輩沒有說話,劉布他只好自己說話了,他說道:“大明亡不亡無所謂,但是我們劉家不能亡,我們劉家還必須活下去,不能作為大明的犧牲品。”
劉布這樣的話,其實算是大逆不道了,劉遠橋聽了以後非常的不滿,他說道:“你這話如果讓御史聽到了,就可以問一個死罪,推出去斬了。”
劉布不以為然的說道:“這裡哪裡有什麼御史?孩兒就事論事而已,我們必須明白這件事情的嚴重性,大明已經走入了風雨飄搖之時,我們劉家如果把所有的寶都壓在大明身上,最終我們也會成為他的犧牲品。”
劉布這麼一說,其他兩位就默然了,因為他們就是預測到大明會滅亡,所以才顯得慌亂和害怕,有些手足無措。
即使他們是胸藏城府,智計過人的人,但是面臨如此驚人的變局,他們也是亂心了,可以說是被這個驚人而又巨大的訊息,打了一個觸手不及。
倒是劉布,他早有預料,才顯得如此的鎮定,在其它人眼裡,穩有大將之風。
劉遠橋他說道:“你的車營練的怎麼樣?”
劉布說道:“才剛剛把所需要的裝備和人統籌起來,還沒進行統一訓練,最少也需要四個月的時間訓練,才能拉出去打仗。”
鄭芝豹道:“估計在此時巡撫大人也應該聽到了訊息,明天他就會緊急的召集我們去共商大計了,這件事應該怎麼做?我們現在這裡就必須達成一致。”
劉布說道:“最大的問題就是陳巡撫為了保住他的官職或者保住他的聲譽,派我們出去剿滅流寇,如此一來他在朝廷那裡就有臉了,我們則慘了。”
鄭芝豹道:“這是他的權利,如果他們這樣子做,我們也沒有什麼辦法。”
劉佈道:“怎麼會沒有辦法呢?皇帝都不差餓兵,他敢派我們去打仗,我們就向他要糧要響,如果這些東西沒滿足的話,就不去,大不了再來一次吳橋兵變。”
劉遠橋他說道:“如果你以為陳巡撫他只有這些手段,那就大錯特錯了。”
劉布說道:“不管怎麼說,他們想利用我們劉家,把我們劉家推出去為他積累功勞,那是不可能的。”
劉遠橋冷冷地說道:“如果巡撫大人從上面請來了聖旨,我們抗旨不遵的話,朝廷就會順手把我們給滅了。”
劉布他說道:“想要我們為他們賣命,就得拿出足夠的軍餉和糧食來,如果想空口說白話就哄我們去,這是不可能的,朝廷的聖旨我們不敢違抗,但是聖旨也沒有規定我們會飛著去中都鳳陽支援前線了,我們可以走兩三個月才到,也都可以的?”
劉布當了半年的兵,算是把當兵的這些兵油子手段學了一個通透。
這就是這些當兵的對付長官的不二法門,如果不想去打仗,就在這裡軟磨癩皮耍死狗,你命令我去打仗,我不敢抗令不尊,但是我可以拖著去,可以在路上慢悠悠的去,等到我去到的時候,流寇都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
至於上面下達了緊急命令,要求他們馬上趕去消滅敵人,追殺敵人,他們就可以以欠糧響的藉口拖,這都是現在所有官兵通常的做法呢。
劉遠橋他感嘆說道:“想不到大明才200多年,居然就已經是如此風雨飄搖了。”
自從傳出中都鳳陽被破,皇族族墳被刨,每個人都大人失望透頂了,每個人都知道,大明已經到了風雨飄搖,日落西山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