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除夕之夜(第1/2頁)
章節報錯
臘月三十,除夕之夜,民間有熬夜守歲的習俗。
守歲來源於遠古時代守”年”這種兇獸,千年流傳下來,形成了風俗,守歲其實是看守住屬於自己的時間與生命,表達著人們的生命情感,更是對大自然和生命的一種敬畏。
除夕夜是華夏人的不眠夜,人們聚集家庭迎接新年,吃了年夜飯之後,全家老少團聚在一起,點燈熬夜,達旦不眠,稱為守歲或熬年。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據傳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即使是劉家這種頂級的貴族,他們也要遵守這種古老的習俗。
只是他們跟別的人家不同,別的人家此時說的應該就是關於吃喝玩樂方面的事情,而他們所討論的事情,主要的就是他們工作的事情,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作為劉氏家族的掌舵人,劉家代表的是一個集團是數十萬人的飯碗。
他們必須為這數十萬人謀劃,所以說他們註定就不能夠把時間浪費在了吃喝玩樂、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東西方面去,這些東西自有人會為他們操心,他們所需要做的是謀劃大事。
在子時以後他們就開始燃放三十萬響的鞭炮,迎接新一年的到來,在新年到了以後,劉遠橋和大家都換上新的衣服,喜氣洋洋的向族長劉遠橋恭喜。
作為族長的劉遠橋,他也都給大家發了紅包,增添了不少的喜氣。
鄭芝豹他滿身酒氣,但是他十分的高興,滿臉紅光,他也給劉布發了一個紅包,他說道:“你小子這麼快就有了妾侍,可要對子寧好,否則老子饒不了你。”
劉布連忙點頭哈腰的說道:“一定一定。”拿著這輕飄飄的紅包,感覺是沒有什麼油水,估計也就是一張銀票而已。
想到了銀票,劉布連忙的開啟紅包一看,裡面居然是一張京城五進宅子的房契,這手面,他嚇了一跳,連忙說道:“多謝岳父大人,恭祝你多福多壽,長命百歲。”這樣的岳父大人,他自然希望是多福多壽,年年給他發大紅包。
劉府大宅上下有接近500多人,也不可能由劉遠橋他親自發紅包給每一個下人,所以除了一些核心的家人以外,其他的人就由劉布夫婦來代勞,他們作為劉家的二代掌門人,他們代表的父親去向各個崗位,各個部門的家僕們進行祝福和恭喜,併發放了紅包。
這樣子過年,劉布覺得非常的無趣,雖然說該有的東西都有了,但是就是沒有了年味,可能就是人長大了知道了生活的壓力和艱辛,對於過年也都沒有了那樣的期待。
如果換做像是孩子們,他們有新衣服穿,有糖果吃,那個個都高興得不得了,比如他的妹妹劉穎她就一直在十分高興,既在看煙花,又在期待發紅包,高興的不得了,小臉紅撲撲的。
天亮以後,他們還必須離開劉家大宅,去浮山所和藏兵谷這些地方,還有他們的工廠、酒廠、鹽廠進行視察,並且給節日裡面上班的工人們發放了紅包和利是。
劉布他們從這些地方回來,他的一些老部下們也都紛紛的向他們拜訪,進行拜年,比如說膠州的知州周文彤。即墨縣令宋獻策,還有王胖子等,至於他軍隊裡面的一些人,比如說劉遠山、劉康、肖寧、劉忠勇、周輝、毛勝利他們也都紛紛的前來劉家大宅這裡,對劉布進行了新春的問候,這算是劉布手下的一票人馬,核心分子。
劉布也不可避免地給大家發了紅包,並且在他家裡面設下的宴席,請大家吃飯,大家高興高興。
這些應酬一直持續到了大年初三,在大年初三以後,應酬的差不多了,他們就留在了劉家大宅裡面,過著一妻一妾的齊人之福的生活。
本朝的年節休假有:元旦、冬至、元宵、端午、中秋、新年都是可以放假的日子。
元旦放假五日,冬至放假三日,元宵節在本朝很受重視,放假十日,是春節假期的兩倍,此外,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日到第二年的正月二十日,還有為期一個月的“封印”月。這段時間裡,官員們不用處理任何司法案件,但是還是需要不時到工作地點,進行一些日常事務,相當於給了官員們三十天的緩衝期,讓他們能更好的面對新一年的繁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