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巧力相抗(第2/2頁)
章節報錯
上面的威逼當兵的去剿匪去打敵人,而當兵的卻以錢糧作為要挾和藉口。
其實這本來就是沒有問題的事情,按照以往的慣例,朝廷一旦下達了命令,準備好了一切軍事行動,就會從上面撥下了錢糧,自古有語,叫做三軍未行,糧草先行,說的就是這一個道理。
而且自古就有語叫做皇帝不差餓兵,就是在說的好聽之餘,也包含一個意思,那就是讓人餓著肚子,沒有俸祿,誰會去為你拼命打仗?即使去又未必能夠打得贏。
陳應元最大的問題在於,他根本就沒有錢糧,上面對他的支援力度不大,沒撥下多少錢糧來,因為多次軍事行動的失敗,浪費了大量的錢糧,這樣上面對於登萊地區失望到了極點,所以再也不願意拔來錢糧了,甚至還有官員諷刺說,再也不願意撥下錢糧去給建奴了。
說的就是他們相當失望,但是官軍確實經常打敗仗,最終這些錢糧全部都落入了建奴之手。
官軍裡面的將軍們現在都個個成了兵油子了,那就是沒有錢糧,絕對不會出動,如果你要開拔就得給開拔費,打仗就得給雙響,否則他們就不願意出動。
陳應元以為鄭芝豹剛剛到來,還不會玩這些官場老油條的手段,誰知道才才來當總兵幾天,他這些官場的老油子手段就玩得這麼溜了。
自從上次撕破臉鬧翻以後,鄭芝豹再也不去巡撫衙門報道和拜見巡撫大人了,當然巡撫陳應元他也不會紓尊降貴前來登州水師大營見總兵。
陳應元他馬上就發下了行文進行飭斥,警告鄭芝豹,如果不聽命行事,就會向朝廷彈劾他這一位新來的總兵,他屁股沒坐熱,就得挪地方。
鄭芝豹他也不害怕了,這一點他再次的強調,沒有錢糧,誰去打仗?
鄭芝豹他也是當上總兵以後,才發現官場的水居然深到如此的地步,攻打遼南四衛,這是朝廷的事情,這是官方的事情,但是官方卻不願意為此提供足夠的糧食和銀響作為保證,很明顯陳永元他的意思是要鄭芝豹他自掏腰包來打了。
在大明當官當到這份上,估計也就是千古以來的獨一份了,難怪大明這幾年的朝政會敗到這地步,無論哪一處打仗,都會打的這麼坑爹。
就是讓王翦、白起、李牧、廉頗這種神將來打仗,遇到了這樣的上司和當官的,估計也是隻有敗仗一場。
即使不打敗仗,也會不賣力的打仗,官府打仗居然要到將領自掏腰包的地步,這是何等的坑爹?
對於巡撫大人的警告,鄭芝豹他也沒有什麼好害怕的,他還是依足官場上的慣例,對於巡撫大人這一次的計劃提出了糧食和軍餉上的要求。
那就是要求上面撥一筆錢糧才出動,在朝廷的錢糧和軍餉沒有發放之時,他是不會出動的。
大明的軍事制度一般都是在戰爭時間是發行雙響的,軍隊出發之前必須發開拔費,如果沒有開拔費,這些兵大爺們是不會挪窩的。
鄭芝豹其實他擔任的登州總兵,是想有一番作為的,但是上次陳應元他們的做法實在是太令人心寒了,所以他是不敢輕易的拿出自己的老本,去為朝廷拼命了。
他們上次為了對付建奴水師,橫掃遼南四衛沿海的衛所,打得建奴水師全軍覆滅,但戰功報了上去,直到了現在都沒有什麼表示。
朝廷方面就是給一個虛無的官銜或者是一些錢糧也好,結果就是訊息上報以後,朝廷表示好像這件事情根本就沒有發生似的,虧他們還把朝廷從這裡運輸錢糧的船隻都送回給了朝廷,結果朝廷就認為這一切都是應該的,都是你們必須要做的,沒有任何表示。
鄭芝豹知道這一切非常的坑,作為一個海盜老大他都明白一點,那就是有功必賞,有過必罰,現在是有功不賞,有過又罰不了,這一位巡撫大人只怕是一個空心大佬官,不過是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中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