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狠抓軍備(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布他早就在即墨守備營這裡準備了幾個作坊,專門為他的軍隊打造武器。
他們從京城挖來了許多的工匠,來為他們效力,這些京城裡面的工匠,一開始對於來山東這小地方打工是抱有疑慮的,畢竟他們是鐵飯碗,雖然很過得很苦,沒幾頓飽飯吃,但畢竟可以世代相傳,來到山東這小地方謀生,誰也不知道是好是壞。
但是當第一批工匠抵達了山東以後,幹了一兩個月,大筆的銀子寄回去以後,京城裡面的人開始轟動了,他們開始想方設法往這裡送人了。
他們紛紛的湧去了劉家駐京辦劉貴這裡,要求前來這裡打工,他們可以很輕易的就獲得了大批的工匠。
大明的工匠都是工籍,都是世代相傳的,他們自小就在父母的手把手教之下成長,手藝相當的精湛,比起即墨營裡面的工匠,手藝不知道好上了多少倍,大批工商的加入,讓他們的作坊開始有了產出,冷兵器作坊和盔甲作坊供應正常化了,可以為他們提供大批的裝備。
劉布比較看重的還是他們的火炮作坊火槍作坊,他們的火槍作坊在大匠李文山的指導之下,已經開始有產出了,每個月產出100多支火槍,經他們改成日夜班,十四時辰工作以後,產量進一步提高,可以為他們劉家的家丁軍提供火槍了。
他們的火槍製作的可不是大明的三眼銃或者鳥銃,而是學著葡萄牙的火繩槍來打造,效能比大明的鳥統,更加的優秀,已經達到了一流的水平了。
當然他們可以製造出這麼好的火槍,除了李文山工匠的大力幫助以外,還有的就是鄭紫寧從她的家庭裡面調來了工匠,他們可是經常的跟葡萄牙人苟蘭人做生意,從他們那裡擄來了不少的工匠,這些工匠也為鄭家打造火槍,在這些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技師的指導之下,他們劉家也擁有了一流的火槍製造作坊,可以製造出不亞於葡萄牙人的火繩槍。
因為火長槍強大的威力,他們現在已經很少訓練刀槍兵,而是重點在訓練火槍兵了,因為訓練火槍兵,速度更快,更容易成功。
要成功的訓練一名訓練有素,武藝高強的刀槍兵,至少要一兩年的時間,但是如果訓練一名火槍兵的話,只需要三四個月就可以成功了。
但是在紅衣大炮的製作方面還是停滯不前,雖然他們有黃東的主持,也有鄭紫寧派來了大量的工匠幫忙,但是他們還是不能製造出屬於自己的一流的大炮,畢竟製造大炮可是一項頂尖技術的活,不是說搞就搞的,這已經相當於當今最頂尖的技術了。
黃東他只會製作普通的佛郎機炮而已,像紅衣大炮這一種的話,他也沒有製造過,他也是在鄭紫寧派來的技師的幫助之下進行協調和研究。
要知道原版的建奴,他們獲得了大明登州軍器局分處的技師,也用了接近七年的時間,才擁有了自己的火炮製作能力,製造出自己的紅衣大炮。
現在建奴他們也沒有紅衣大炮製作技術,他們只是擁有大明從葡萄牙人處買來的十幾門紅衣大炮,雖然他們組織了大量的工匠在仿造,但是一時半會之間還是沒有仿造的出來。
劉布看見火炮製作不如人意,他不免覺得有些不爽了,畢竟他花了這麼多的銀子,投入了這麼巨大的人力物力也沒聽見個響,內心不免充滿了憤怒。
萬般無奈,只好透過鄭家的網路,希望能向葡萄牙人購買一些紅衣大炮。
現在外國跟大明做生意的,只有在澳門的葡萄牙人,葡萄牙人能擁有澳門,那也是受大明一定的約束,大明政府可是向他警告過,不允許把紅衣大炮賣給其他的人,否則的話就會被剝奪朝貢的權利。
關於葡萄牙人和大明的關係有點搞笑,在葡萄牙人的心目中,每年交500兩銀子給大明,這是向大明租下澳門的租金。
但大明則認為,葡萄牙人的500兩銀子是朝貢,是表示對大明朝廷的尊敬,所以大明朝廷就大量的把這個地方借給他們,讓他們做生意,賞他們一口飯吃。
大明朝廷一向以天朝上國自居,作為天朝上國,物產豐富,什麼都擁有,不需要跟外國做生意,外國人想跟他們做生意,只能透過朝貢的方式。
所以也顯示出有非常坑爹的一面,那就是周邊所有的國家為了跟大明做生意,紛紛的向他朝貢,但在這些國家的人的眼裡面,這只是做生意而已。
但是在大明朝廷君臣眼裡面,這就是朝貢,這就是臣服,這就是跪下來,如果你不聽話,我就不允許你朝貢了。
所以如果是劉布他們向澳門的葡萄牙人們購買紅衣大炮,肯定是無法購買的,他們可不敢得罪大明這一個大買主,但是如果讓一向跟他們做走私生意的鄭家出馬,就不同了,明面上不行,暗裡還是可以的,關鍵是銀子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