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他劉布的大喜日子,他是充滿期待和非常興奮的,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令他非常的憤怒和壓抑,這正是他所說的那一句話,那叫人無傷虎意,虎有傷人心。

劉布他也算是明白了一樣事情,那就是身處現在這個亂世之中,那是萬分絲毫的鬆懈不得,只要你有一刻的鬆懈,只怕是讓人給滅了。

就像中原地區現在流寇大亂,橫行幾個省,流寇就是一股巨大的破壞力量,他們所到之處,毀滅了城市,搶奪了所有的財產和糧食以後,裹挾著百姓,往下一個城市衝,所到之處,城市毀滅,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官兵雖然是全力以赴,從四面八方的圍堵,但是對於這一股恐怖的反抗力量,他們的辦法是不多,因為對方也是一支十分強大的力量,一不小心他就會一口把你給吃了,如果你稍有鬆懈,他們就會從你的包圍圈中突圍出去,突破去下一個地方,毀滅當地的城市和鄉村。

難道這就是張獻忠、高迎祥、李自成他們的錯了嗎?他們連飯都吃不了,還不舉行造反,難道還等著餓死不成?

在這世界上,大多數的百姓都是溫順的,面對饑荒和災難,他們如果不是默默的死去,就是奮力反抗。

在東三府有劉家全力以赴的賑災,百姓有一口吃的,哪裡會有什麼民變?

百姓始終還是溫順的,只要有一口吃的,只要能活下去,他們還是願意聽從官府的安排,至於陝西和中原的流寇之亂,也是因為地方政府,敲骨吸髓,竭澤而魚的壓榨才會讓百姓忍無可忍,然後造反天下大亂。

大明的滅亡並不是因為大明人比滿洲人或者是建奴弱,這是因為他在自己盡情的作死。

劉布嘆了一口氣,坐了下來抱住鄭紫寧說道:“你不用擔心我會保護你的。”

鄭紫寧說道:“這話應是我對你說的,你們看起來比我們當海盜時還要危險。”

鄭紫寧她也是一支艦隊的指揮官,實際權力,並不在劉布之下,而且她在海上擁有更大的自由權,進可攻,退可守,並不像劉布一樣,現在只是一個五品的武德將軍即墨營守備。

劉布感嘆說道:“生逢亂世,這是我們的命不好,不能再隨波逐流,隨遇而安了,只能夠全力以赴為自己的生存而活。”

鄭紫寧聽到劉布是有雄心壯志之意,他就說道:“你有什麼計劃嗎?”

劉布說道:“我們劉家經過這次賑災,積蓄了很大的力量,只要我們明年能夠安排百姓順利的耕種,有新的糧食產出,我們就會成為東三府最大的豪強。“

其實也可以說是山東最大的豪強。

山東的幾大勢力,比如說魯王府、德王府、孔府他們都是富貴而已,都不養兵的。

劉家也是以富貴而聞名,財產不在他們之下,但是現在劉家已經完成了轉型,他們已經不單止是富貴了,還有巨大的權勢和軍事武力。

以前的劉家那是人人都敢打主意和伸手的,但是到了今天,如果知道劉家的實力的話,估計沒人敢打他們的主意了,還要擔心被他們打主意了。

登萊巡撫陳應元就是知道了劉家的實力以後,才知道害怕,才開始對劉家進行疏遠。

鄭緊寧她說道:“你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劉家的實力應該往山東之外延伸了。”

劉布說道:“對於我們劉家來說,現在的情形那就是不進則退,如果我們不利用好這個發展的時機,只會慢慢的衰落下去。”

鄭紫寧十分喜歡討論這樣的問題,她說道:“你的意思是怎麼樣呢?”

劉布說道:“不外乎兩種,一種就是加入剿滅流寇的行列,可以使劉家擁有更大的實力,從剿滅流寇中壯大自己,另外一個就是出關打建奴。”

鄭紫寧說道:“你們會怎麼選擇?”

劉布說道:“還是去對付流寇比較好,現在的建奴過於強大,我們劉家軍沒有多少戰鬥經驗,跟他們去硬碰硬很容易吃虧。”

鄭紫寧她說道:“其實我們去打建奴才是最容易建功立業,畢竟我們從海上進攻,很容易產生成績。”

劉布說道:“現在還是朝廷主力在對付建奴,如果變成我們在跟建奴對抗的話,吃虧的還是我們。”

劉布他可是知道建奴的厲害,最終是讓他們坐了天下,而且也知道他們有強大的軍事武力和底蘊,如果劉家跟他硬碰硬的話,很容易吃虧。

劉家才這麼一點小底子,他最少也得讓劉家壯大到一定地步以後,有了一定的底蘊以後,才會跟建奴交手。

劉布他也擔心,如果他過早的暴露自己的實力,只會成為朝廷的炮灰,讓他去跟建奴打,最終成為了犧牲品,這樣的例子可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