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攻心為上(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是劉氏家族不同,他們商人出生,就註定了他們想法不一樣,即使坐了天下,也都是與百姓合作的關係。
想要把生意做得長久,就要大家都獲利,立場不同,觀點就不同,在劉家的眼裡,以前官府的種種行為,其實就跟搶都沒有分別。
這時代你想搶別人,就得比別人強大,當你比別人弱的時候,你就搶不了了,而且你搶別人,終究也是隻有一個結局,別人忍受,也都會有一個底線,越過了這一個底線,就是揭竿而起,天下大亂了。
劉布父子,他們始終想的就是一個,雙方就是一個合作的關係,在劉遠橋的眼裡,就相當於僱傭百姓做佃農一般,我提供田地給你,你交租,我的地有人種,百姓也得吃飽,大家各得其所,不亦樂乎。
而劉布的想法,就更加的簡單,放眼天下,就是一個龐大的股份制合作公司,大家都是在公司效力的人。
這就相當於董事長、董事、還有各級的管理、最乃至於最普通的員工,大家共同組成了這一個龐大的集團,每個人都為這一個集團而付出,每一個人也依靠著這一個集團,獲得了養育他們子女的糧食,也獲得了居住的地方,可以讓他們吃得飽,穿得暖,世代相傳下去,這樣子搞法,才是天下長治久安的法子。
所以華夏軍在進入當地以後,一直都採取合作的關係,只要願意跟他們合作,大家共同發財,他們都拉攏,如果跟他們敵對的,他們也都毫不猶豫的剷除。
像這些百姓,這就是最好的啦,最好拉攏的,你讓他們吃飽飯,穿得暖,基本上都不會鬧事了。
而這些官員,要求的就比較多,劉布手下雖然只有幾萬人,但是因為迅速的招募了幾萬的民工,讓他們的進度大大的增強,可以有足夠的人手,為他們運送這些武器、彈藥和設立營帳等等。
這就意味著,劉布把所有計程車兵都用於一線的戰鬥,擺出了強大的陣容。
在北京城的官員眼裡,城外的華夏軍,旌旗蔽日,刀槍如林,營帳林立,無邊無際,連所有的大路都被橫截,這種場面,他們未曾見過。
在完成對京城的包圍以後,如果沒有馬上發動猛攻,但是卻命令他們的弓箭手部隊,在各個城門之外,向城中發射了大量的弓箭。
這些弓箭,不是為了射殺城中的百姓、居民,主要的就是為了射招降信。
他們命令宣傳處,連夜的趕製了十多萬份的招降信,這些招降信,透過弓箭,進了城中,他們甚至還使用了投石機,因為投石機射程更遠,可以把這些信件,送出更遠更多,只見數臺投石機,連續的往城中投射了大量的招降信。
這些信件,飛到空中以後散開,就像漫天飛舞的雪花一般,飄落在哪各處。
他們這麼大的場面,就是官府想隱瞞,想沒收這些信件,也都做不到。
自古以來圍城戰,還是以攻心為上,即使包圍了敵人,但是還是必須得采取種種手段,瓦解敵人的拼死抵抗之心。
劉布就很擔心城中的百萬軍民,上下一心,共同對抗,他們這就麻煩了。
即使他們能夠強行的攻破了這一座城市以後,城中百姓,處處與他們為難,他們也將寸步難行。
所以他們就往城中發放了大量的招降信,告知這些百姓,華夏軍所到之處,秋毫無犯,而且他們也都向百姓們承諾,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歸順華夏軍者,可以獲得榮華富貴,敢跟華夏軍抵抗者,死無葬身之地。
他們這樣子做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朝廷,把全城軍民綁在一起,跟華夏軍玉石俱焚的決心。
即使朝廷和官員們,準備綁架百姓們一起對抗華夏軍,但是當這些百姓們,收到了華夏軍的承諾書和招降信以後,他們知道華夏軍政府策,就不會跟華夏軍對著來幹了。
這叫攻心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