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大頭兵,吃的肚皮滾圓,心滿意足,腆著肚子,心滿意足的回去。

他們回到軍營的時候,大多數計程車兵都已經沒有信心在站崗和執勤,都在門口焦急的等著,見他們這些使者回來了,紛紛的前來詢問,華夏軍到底是不是這般的好?

這些兵打著飽嗝,其中都透著肉味,他們繪聲給色,眉飛色舞的說出了在華夏軍軍營之中的見聞。

當這些事人聽聞,華夏軍之中,頓頓有肉有飯,而且還是任你吃,不是白米飯白麵饅頭任你吃,而是大盤的紅燒肉,大魚大肉都任你吃,許多人聽見了,都驚得呆了,就覺得是天方夜譚一樣,他們紛紛的說道:“不可能,天下間哪有這般養兵的,這養的不是兵,養的是祖宗……。”

聽到了這些兵這樣的疑問,這些回來的兵像看鄉下的叫花子一樣看著對方,他們說道:“你難道不知道華夏軍,招兵門檻比地主老財家招女婿還高,佔大家一起歸順的便宜,人家才收,一個半個,人家還看不上眼,至於你說沒這樣養兵的,你可以去看一看,就長見識了。”

如果以前,是道聽途說,大家肯定是不信的,世上就沒有這樣養兵的,但是現在,是他們派出自己信任的人去看,就不會有假了,大家可是高興的不得了,心裡暖得像一團火,就恨不得馬上就跑到對面,去當華夏軍的兵。

看見軍營中計程車氣如此,人心如此,楊嗣昌就說道:“其實華夏軍不用費這麼多勁,他們現在攻打過來,估計我們也就是引頸就戮的結局。”

洪承疇說道:“八面佛,袖裡乾坤,名不虛傳。”

楊嗣昌說道:“劉家他們有錢,有到了這麼地步,就是皇上的兵,都沒有這般的吃法,他這樣子養兵,不會把他吃窮?”

洪承疇說道:“以前本帥也有過這種疑問,但是派出探子去明察暗訪了以後,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八面佛,袖裡乾坤,名不虛傳。”

楊嗣昌來了興趣,他說道:“反正也不急,願聞其詳。”

洪承疇說道:“華夏軍他們軍中士兵,伙食極其的好,餐餐有魚有肉,有雞有鴨,這些雞鴨魚肉,一些是由他們的農莊或者是生產建設兵團養來的,有些就是從地方收購的,明面上他是花了不少的錢,買這些魚肉的錢可是不少,但是間接中他又養了不少的人,這些養牛的、養豬的、養雞的、養魚的,這些人賺了錢,又向他交了稅,如此良性的迴圈,如果是咱們朝廷這樣子幹,一個月就能逼著皇帝去賣褲子,但是他劉家這麼幹,越幹就是越富。”

楊嗣昌道:“果然高明,劉遠橋不愧是經商出家,這一手經商的活,玩的那是出神入化。”

洪承疇說道:“華夏帝國跟大明最大的不同,那就是大明主要的收入,就來自於田地稅,只能夠從地裡面刨食,劉遠橋此人是眼光遠大,手段非常的厲害,做生意的手段更加的厲害,它主要的收入,是來自於做生意,商業稅,田地稅只是佔了其中極低的一部分,如果你去到華夏軍控制的地方瞭解他們的稅收政策,你就會發現,他們的稅收只是大明的十分之一而已,他們收這麼低的稅,官府卻更加的富有。”

這一點,楊嗣昌他倒是並不意外,這些訊息,他也都知道,華夏軍與大明不同,大明只能在土裡面刨食,雖然也有所謂的商稅,但是做生意的,都是這些士大夫,這些當官的,都是免稅的,壓根就收不了什麼稅。

在華夏帝國,不管你是誰,不管你來頭多大,都得收稅,沒有誰可以免稅的,結果他們的商業稅,就是大明田地稅的幾倍,這就足以支撐他們連續不斷的戰爭。

楊嗣昌也都知道這樣子的弊端,但是他知道大明的形勢,就算是知道,也都沒有辦法改變。

人家劉家是從海洋起家的,大明倒好,為了一個禁海政策,居然爭了幾百年,還爭不出一個結果。

只其實只要長腦子的人都知道,開海對大明意味著什麼,可為大明掙來更多的錢,只是這些,都被東南的仕大夫和大地主貴族們所掌控,他們不希望皇家和朝廷的力量往這方面延伸,動了他們的蛋糕,結果地方富得流油,而朝廷窮的叮噹響。

知道又如何,以楊嗣唱的能耐,還敢動別人的蛋糕不成?不要說是他的楊嗣昌,就算強勢如張居正,動了別人的蛋糕,最終不免生死族滅,遺臭萬年,這也是楊嗣昌也都發現大明不行了,尋思改頭換面的結果。

因為他發現大明積重極深,暮氣難振,任何的改革,都會觸動到既有的利益階層,這些人會瘋狂的反撲,根本就不可能成行,朝廷連一個商稅、礦稅都收不到,更不用說其他的了。

所以楊嗣昌才會有爛泥扶不上去的感慨,才會準備改頭換面,否則自己就得在這艘船上,跟著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