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周延儒所率領的萬人軍隊,這一支被朝廷寄予厚望,為他們拖延時間的大軍居然就在剛與敵人接觸,一仗未打,就土崩瓦解,自我崩潰。

要知道即使是這樣一支部隊,是京師裡面所能抽出來的最大的一支機動部隊了。

能湊出這一支部隊,已經是他們最大的能耐,別看這支部隊,是垃圾廢物沒用,他們的來頭可是相當的大。

不是京城三大營的,就是十二團營的,都是名聞天下的精銳,曾經打過無數勝仗的英雄部隊,但是今天可就是讓他們丟盡了臉面。

這些士兵,也都知道,回到京城,只怕是難逃一死,一是軍法問罪,就是華夏軍圍城,也會讓他們去打仗,也都是難逃一死。

所以很多人扔了武器,脫了軍服以後,沒有往地方逃,而是逃到京城之外的鄉下去。

他們雖然是軍人,住在城裡,但是很多人的家,還是在鄉下或者是有親戚,先去投奔親戚算了,躲避過了風頭再說。

這裡可是北直地,可是京城附近,就是大明最為繁華的地方,加上又是官道,平時人來人往,現在處於戰爭期間,但是許多人迫於生計和迫於無奈,正有許多的人,其中有來往的商旅,也有逃難的百姓。

他們很快就發現了這一支被朝廷寄以厚望的大軍,居然如此輕易而舉的就被敵人所擊垮,就被敵人所打敗,他們就是真的呆了。

更令他們驚呆的,這就是聽說這一支大軍,就是由堂堂內閣首輔統領,率領的是大明朝最為精銳的軍隊,三大營和十二團營的軍隊,前去禦敵。

結果上萬人的軍隊,遇到了對方一百多人的騎兵襲擊,居然就被打垮了,連首輔都讓敵人給擒去了,許多百姓和商人可都是嚇怕了。

這其中有許多的百姓,他們是聽說華夏軍打過來了,嚇得忙魂大冒,就準備躲往京城裡面去。

自從北京城建立以後,就是華北平原第一大堅城,歷經了兩百多年的風風雨雨,無數的敵人打過來了,都沒有人可以把它攻陷。

所以也就養成了這些老百姓有一種想法,當發生戰爭的時候,往城裡面躲,就是最好的方法。

他們這麼做,也是相信,因為有大明在,也是對大明朝廷的信心,誰知道在他們面前,居然發生了這一幕事情,許多人都決定不再趕路,不再跑進京城去了。

有百姓就說道:“其實咱們也不用逃,劉家軍起兵造反,謀朝篡位,他們要的是皇位,殺的是當官的,對於咱們這些百姓,還是要的,只要願意做華夏軍的順民,他們還是會接納我等,不會濫殺無辜的。”

在這亂世之中,有幾點事情都是公認的,就是明軍的貪汙腐敗,不能打仗,其二就是華夏軍軍紀嚴明,不會貪汙軍餉,不會濫殺無辜。

許多百姓本來是想往京城方面趕路的,為求在這亂世之中,得一活命的地方,但是他們現在才發現,他們千方百計想去投靠的後臺和靠山,其實一點都不牢靠,進入了城中,會不會被華夏軍視為朱明的死忠,加以剷除,這就不好說了。

這些百姓,看到了這樣的場面以後,決定不再往京城方向趕路,而是逃回家裡面去,或者是自行生計了。

當然這樣子的場面,也與國家安全域性的探子有關,自從華夏軍從天津衛登陸以後,周輝也都親自來到了這裡,在劉布身邊聽用,同時也發動他手下所能出動的暗樁和密探,他們走上街頭宣傳華夏軍的各種政策,在刺探敵人軍情,刺殺敵人重要大將的時候,趁機宣傳華夏軍的各種政策,擾亂秩序,爭取民心。

這樣子的場面,他們不趁機出來搗亂才怪?

周延儒率領的大軍,受到華夏軍的襲擊,全軍覆沒,周延儒也都被華夏賊生擒活拿的訊息,也很快的透過路上的難民和百姓,迅速的傳到守城的官兵那裡。

這就令守城的官兵,他們更加的恐懼,本來他們也都不對周延儒這支軍隊寄予什麼厚望,一個秀才帶兵,還能帶出什麼花來?就盼他能夠拖延幾天,擋敵人幾日,現在倒好,他們連擋一下敵人的能耐都做不到了,這真是爛到極點,軍心大震之餘,許多人自謀生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