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急轉直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王文東便在一邊問道:“請問師尊,還差哪一把火?”
靜雲公道:“朝廷三路大軍,南北夾擊,成鼎足而立之勢,失其一足,就會轟然倒塌。”
王文東說道:“師尊之意,乃是讓我等集中兵力,先對付其中一路,斷其一腳。”
靜雲公道:“朝廷名義上有三路大軍,實際能戰者,只有北路的朱燮元部,因為他們有兵有糧,相對能夠支撐久一些,而洪承疇和楊嗣昌他們,無兵無糧,根本就不能夠長久支撐,楊嗣昌父楊鶴,乃為師生死之交,就連楊嗣昌也都有交情,即使不能說服他投降,也可以說服他做壁上觀,失去作用。”
聽到了這裡,王文東大為歡喜,他說道:“師尊果然是交友遍天下。”
劉遠橋則是說道:“崇禎如此信任於楊嗣昌,這是源自於他的忠心,他應該不會為了個人的交情,而置國事一不顧吧?”
靜雲公說道:“如果是以前,或許是如此,但現在大明,一日不如一日,很多人他們都開始給自己尋一條後路了,老夫不才,願毛遂自薦,前去遊說。”
劉遠橋開始相信靜雲公,這樣的老頭,真的是國之瑰寶,得其之助,凡事都事半功倍。
事已至此,劉遠橋和王文東都相信靜雲公是有心投靠他們,為他們辦事了,所以王文東向劉遠橋投去了詢問的目光。
劉遠橋點了點頭,表示認可。
靜雲公也是人精,看見二人眉來眼去,他就說道:“怎麼滴?有事瞞著老夫?”
也只有他,有資格在劉遠橋面前自稱老夫,因為他不當著劉家的官,不領劉家的俸祿,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這時候王文東才對他們的整體策略進行了解釋,他說道:“咱們接到了劉帥的飛鴿傳書,他已經率領數十萬大軍,由天津衛登陸,成功的攻下了天津衛,正在集結大軍,準備對京城進行致命一擊,這是最快結束戰爭,解除百姓苦難,讓天下太平的方法。”
靜雲公聽到這般訊息,他十分的震驚,他說道:“你們居然早已做好了全盤的謀劃?”
劉遠橋道:“被動挨打,作為敵人砧板上的肉,可不是我等做法,他們要滅我,自然不能夠束手就擒,引頸就戮。”
靜雲公嘆道:“經歷兩百多年的大明,果然是氣數已盡,如果他們穩紮穩打,數十萬大軍,堅守在天津衛大營,也不會崩壞的如此之快,果然是欲速則不達。”
劉遠橋說道:“從明朝皇帝,還有他的官員,不把百姓當人看,他們就已經是喪失了天下的主導權,得民心者得天下,許多人都知道,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何,我們劉家一統天下,指日可待,如果後世的子孫不孝,一樣會把江山丟了。”
靜雲公說道:“感情倒是我多管閒事了,沒有老夫,你們一樣可以取得勝利,倒顯得老夫是多餘的了。”
劉遠橋連忙地說道:“話不是這般說,有公在此,如有一寶,當訊息傳到洪承疇和楊嗣昌大軍營地的時候,他們軍心大亂,此時公你再出手相勸,估計就會令他們馬上放下武器,放下武器,並不是貪生怕死,而是讓更多的人活命,讓中土更快的恢復元氣,這也是造福天下蒼生之事。”
靜雲公興奮的說道:“老夫這便多等數天,等訊息傳到了明軍大營的時候,他們軍心大亂,老夫此時出手,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劉遠橋微笑的舉起杯子說道:“為統一天下指日可待,乾杯。”
靜雲公和王文東連忙舉起的杯子,齊聲道:“乾杯!”
他們這些精英分子也意識到,自從天啟年間起,大明變天災人禍不斷,稱得上是災難年年,百姓就沒有幾天好日子過,在這各種災難來年之時,朝廷無力維持,改朝換代,成為必然之選擇,要令百姓少受點苦難,最好的方法,就是最快的結束戰爭,建立新朝。
聽到天津衛被攻陷,劉布率領數十萬大軍直撲京師而來,令崇禎皇帝震驚到了極點,他失聲的說道:“劉布不是死於雞鳴寺外的刺殺了嗎?”
他這麼一問,可是令許建強羞愧難當,他們制定如此激進的政策,主要就是因為華夏軍的軍神劉布不在,軍心大亂,他們認為有機可乘,才會押上所有的寶,全力以赴地南下,爭取一舉平亂。
誰知道這就是敵人的欺騙之舉,以前他們可以把這些都往別人那裡推,說敵人陰險,但是現在只能說是自己愚蠢,因為華夏軍從來就沒有說過他們的軍神劉布遇刺,所有的都是他們猜測的,結果他們猜錯了,押下了所有的賭注,鑄成了大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