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2章歷史塵埃(第2/2頁)
章節報錯
周文彤悻悻然道:“你這是在說風涼話?明知道本官不爽,還叫本官告皇帝狀,你孫傳庭也是地方官,也是治理過地方的人,就應該體諒咱這些地方官員的難處。”
孫傳庭他說道:“遼寧新建,百廢待興,你有什麼難處,可以幫忙的,儘管開口。”
周文彤毫不遲疑,他說道:“本官需要的是大量的人力物力,無論是什麼東西都好,只要你敢給,我都敢要。”
周文彤他的壓力,那是相當的大,要知道由遼南知府遷遼寧巡撫,掌管著整個關東大地,這裡也就是遼南四衛稍微的像樣一點點兒,其他的地方,壓根就是打成了白地,壓根就是窮山溝,沒有任何的產出,沒有任何的收入,就令他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周文彤本來是想向皇帝申請一些支捘但是華夏帝國這幾年,連續不斷的發動戰爭,在民間也大搞建設,各種開支,非常的大,國庫的錢糧也都不多,更重要的就是太子爺在建登萊直轄府,朝廷也都一毛不拔,連太子爺都沒有,他還能飛天不成?
所以這就連周文彤他現在非常的為難,非常的難做。
孫傳廷說道:“要人?這一場大仗下來,建好都死光死絕了,不過本將可以承諾,仗打完了,可以派兵為你抓一些奴隸來,這大地上,最不缺的就是人。”
孫傳庭他說這句話的時候,是往西方科爾沁草原方向說。
要知道科爾心草原,一直就跟建奴深度的結盟,雖然在華夏帝國的強大壓力之下,斬斷了跟建奴之間所有的聯絡,但是他們之間還在相互勾結。
別的不說,他們在暗裡可是收留了許多建奴的逃兵逃人,更重要的一點,對方可是有十萬控弦之士,實力相當的強大,他們對華夏帝國,也不像表面上看的那般的服氣,必要的敲打,還是要有的。
這些遊牧民族,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華夏帝國如此強大,他們還敢動這些小動作,當他弱的時候,都不知道他們會怎麼個折騰法。
這也是孫傳庭的後續計劃,遼東的大戰結束後,抽調兵力,在冬天來臨之前,給草原上那些敢於冒頭的人,以致命的一擊,科爾沁就是他下一個的目標。
孫傳庭生於山西,也就是傳統的邊塞地區,這是第一地區,每到秋天以後,都會面臨著草原民族的全面入侵和搶劫,到了秋天以後,邊防的軍隊就必須進行準備,隨時迎接敵人的入侵。
孫傳庭自少目睹了邊關的人民,飽受戰火的塗毒,飽受敵人的傷害,所以他才會立志做一個文武雙全,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物,有朝一日,他有機會掌管兵權,一定會親自帶兵進入草原犁庭掃穴,一雪前恥。
對於這些草原上的強盜,孫傳庭他自小就有一個疑問,那就是自古以來,為什麼只有草原上的民族來搶奪中原的老百姓的財產,劫掠中原的老百姓,而中原的王朝卻不搶他們。
許多人給出的答案就是,草原上非常的貧窮,沒有什麼資源,壓根就不值得去搶,而且這地方,是從山惡水出刁民,壓根就不值得去搶,所以中原才會提不起興趣。
說白了就是隻有敵人能來搶,自己卻不能。
孫傳廷作為華夏帝國的頂級大將,手綰兵符,掌握著十幾萬兵馬,他就有了一些別的想法,既然草原上的強盜能來搶劫他們,他們為什麼就不能去草原上搶劫他們?就算他們沒有什麼,沒有糧食、沒有凌羅綢緞,但是他們有牛羊,有馬匹同,樣也有人,在很多時候,人力資源,也是一種資源。
比如說現在的這一位遼寧巡撫,他就深深的感嘆手下沒有什麼人手,如果抓一批奴隸給他,他會很好的消化這批人。
所以孫傳庭在拿下了瀋陽衛以後,就開始部署進入草原的行動,當然在他一方面準備進軍草原的同時,另外一方面緊急的派出了探馬,向京城方面報喜,其主要內容就是攻下瀋陽衛,建奴主力團滅。
相信這一條訊息傳出去,肯定會令皇帝十分的高興,朝中的大臣,也為之歡欣鼓舞。
從萬曆二十三開始,縱橫遼東大地的建奴,在橫行了三十年以後,灰飛煙滅,成為歷史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