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靜雲公其實他不想來的,但是如此的盛世,如果他不來,幾乎就被被華夏曆史所邊緣化了。

作為大漢主義者,他對於華夏帝國所取得的這些成就,其實是非常驕傲,非常自豪的,如果是大明取得這樣的成就,他將會興奮莫名到極點,就是死也無憾了。

但是現在卻是華夏帝國取得了,令他心中百般滋味,湧上心頭,但這一切,終究是令他欣慰,雖然不是大明做到的,但是也是大漢人做到的,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了蒙古帝國的覆滅,可以說是過去幾百年來,所有漢人的夢想,正是王師平定蒙古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此為告慰祖宗,誇耀子孫的盛事。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逼著他來,這就是他的孫子逼他來,他的孫子王庚讀逼他穿上了國公的禮服,住進了國公府,當上他的國公爺。

這位小王大人,對於華夏帝國還是相當嚮往的,靜雲公不願意加入華夏帝國,還準備公然羞辱劉遠橋,可是讓他的孫子綁著不準去,困在家裡面不准他鬧事,事成之後,情報局對他的工作非常滿意,就任命他當了招遠知縣。

但是這一位小王大人實際上就不是當官的人,當上了知縣以後,才沒當幾個月,就搞的地方烏煙瘴氣了,還被打的頭破血流,最後是棄官而去。

他被打還是因為人人都知道他是當地大大有名的靜雲公的孫子,如果不是靜雲公的孫子,他所做的那些事情,可以讓別人把他生吃了。

經歷了這件事以後,小王大人也都知道,他不是當官的料,所以也就覺得當官沒啥搞頭,正意興闌珊時,忽聽說他的爺爺,被封為了國公,他作為王家獨孫,就是鐵打鐵的國公世子,既然是世代相傳的國公爺,這個破知縣不當也罷,他就快馬趕到了京中,讓他的爺爺馬上去接任。

靜雲公對此事不以為然的,對於功名富貴的追求,並不強烈,對於劉遠橋對他的封賞,一概不領。

靜雲公也生氣了,這老王家一向他是他說了算,什麼時候輪到灰孫子們說了算,當場就準備給他來一個耳括子。

誰知道這孫子也是一個狠人,當場就拿出了一把刀子,對著自己的老二說道:“如果當不上國公世子,他就當場自宮,進宮裡面某個差事。”

這樣的滾刀肉,可是把靜雲公氣的夠嗆,如果是在以前,少不得賞他一頓竹筍炒肉。

但是老王家就剩下這一根獨苗了,就指著他傳宗接代了,如果這人沒了,也就絕了,他就對不住列祖列宗了。

即使以靜雲公的傲氣,也不得不低下頭來,對這孫子說好說歹,希望他能放下刀子。

誰知道這小子也是一個真正的狠人,直接就準備往老二里面捅,他大聲的說道:“當不上國公,就去當太監。”

靜雲公迫於無奈,只好答應了這孫子的要求,答應有空就接受國公的位子,並且把國公之位傳給他。

這也是靜雲公迫不得已的做法,他是不想當這國公,但是他的孫子可是想當的很,為了不讓老王家絕後,他只好答應了他。

這靜雲公他是定下了主意,只要接下國公之位,他一天都不當,馬上就傳給這孫子,誰愛當誰當去。

所以就靜雲公才會出現在國宴之上,因為他已經錯過了朝會,所以這邊出現在國宴之上,所幸劉遠橋對他非常尊敬,一如既往表現出了極大的親切之意,還親自的向他的敬酒,當眾的表揚了他,巨大的功勳。

雖然靜雲公他不好這口,但是得到了對方這般的尊重,也都是十分了寬慰,特別是他的孫子王庚讀,興奮的滿臉發紅。

靜雲公見慣了大場面,與許多大人物打過交道,但是他的孫子王庚讀則是不同,他白丁出身,沒有經歷過什麼大場面,更沒有跟什麼大人物打過交道,看見的現場的高官和勳貴,那是非常的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