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3章回之以禮(第2/2頁)
章節報錯
像他們這種形勢,現在的做法,就成為了唯一的選擇。
劉布也都很清晰的感受到她這種壓力,劉布說道:就是生個女兒,這也沒有問題,再說便是咱們都年輕,還能生,你不要以為,咱們生了兩個就算了吧?”
鄭紫寧苦笑的說道:“父王已經辭去了海軍統帥之職,就等著在家裡面抱孫子,如果拿不出滿意的結果,只怕大家都會臉上不好看。”
劉布感嘆說道:“這事還真得老天爺定,非人力所能改變。”
劉布就想起他這一位岳父大人,在京裡面的時候,基本上每隔三五天,就請他過去吃飯,可是往宮裡送來了不少壯腰補腎的名貴藥材,這可是他費盡心思,搜刮來的,一股腦兒往東宮裡面放送,吃得劉都有些上火和流鼻血,就連太醫都說,太子有點補過頭了,讓他多吃點清淡的東西,但是沒有辦法,身上肩負著很大的壓力啊。
特別是當他們的大軍攻破了漢城,基本上平定半島的局勢的時候,鄭芝豹正式上書朝廷,準備辭去海軍統帥之職,就在家裡面飴含抱孫,如果生的是一個女兒,他肯定會失望透頂,估計往東宮裡面送的補品,得按車來算了。
這玩意偶爾吃點,非常的好,可以調劑生活,如果整天都在吃,天天都在吃,那簡直就是要命的事情,劉布就是吃多了這種東西,感覺到都有點不太舒服了。
不過劉布身為太子,劉家集團的二號人物,他想什麼都不理,就過著舒心的日子,這是不可能的,畢竟皇族人口如此凋零,很多事情,還是要他們親自出馬去做的。
第二天,劉遠橋頒下旨意,命令由劉布負責籌備皇家軍校,這軍校分為陸軍學院和海軍學院兩大學院,主要就是培養專業的軍事人才。
這一個建議,本來是劉布早就上書了,但是朝廷一直擱置著,因為朝廷一直在用兵,也都抽不出時間來做這些事情,但是現在天下逐步太平了,他們不可能透過戰場上來培訓合格的指揮人員,那隻能先選擇在學院方面進行培養,然後再下放到部隊那裡去實習,這幾乎是別無選擇的辦法。
連劉遠橋都意識到了一點,如果戰爭結束以後,他們和平年代,是很難以培養出合格的軍官。
像在大明的那種體制之下,是很難以得到足夠的滿足於戰場上需要的軍官,所以他們改革,透過培養的方式獲得。
這一個建議,一開始是劉布提出來的,提出來以後,因為種種原因而沒有辦法實現,劉布都以為,朝廷已經是忘記了。
那時候劉布雄心勃勃,要為劉家軍打造成為一個正式而又龐大的團隊,但是自從他決定韜光養晦以後,這些事情他就不再推動和關心了,連軍隊他都不管了,更不用說為軍隊培養軍官方面的事情,現在的華夏軍已經自成體系,軍中也有無數的能人,也在逐漸地把這一支軍隊變強和完善。
誰知道他老爹在此時舊話重提,重新提出了這一件事情,並且由劉布負責。
劉布他知道,這是他老爹對他韜光養晦最大的認可。
劉布他是有意思韜光養晦,也無心爭權奪利,先把天下讓給父親,等到了自己的時代的時候,再走出舞臺。
劉遠橋對此應該是非常欣賞,非常認同的,但是並不代表他就完全的接受了兒子的這一番好意,這就意味著他對兒子的猜忌,容易給別人以利用和挑逗的空間。
劉遠橋自問他跟兒子之間沒有隔閡,沒有矛盾,不存在什麼利益衝突,天下都是老劉家的,也是他們父子搶回來的,大家都有份,大家都可以掌管,如果劉布像前朝太子一般,夾著尾巴做人,連什麼事都不管,這傳了出去,別人會怎麼想?
劉遠橋也充滿了自信,他可以處理好父子之間的關係,自己兒子,沒有必要完全夾著尾巴做人,他按部就班做好他的太子就好了。
劉布在行軍打仗方面相當的出色,天下名將不是吹牛吹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但是在行政管理方面,還有欠火候,這都需要時間的積累,就讓他慢慢學習,慢慢積累好了。
劉遠橋他始終認為,這天下最終還是要交給劉布,現在也就是不可能完全乾涉他對政權的染指,但是必須讓他學習這方面的事情,以防止有朝一日必須承擔責任的時候,他什麼都不懂。
作為當朝的太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應該有的權利,應該有的待遇,還是應該有的,讓他負責籌辦軍校,為國培養更多的人才,也為他自己培養更多的人才,等到有朝一日,他登基為王的時候,身邊也有可用之人,不至於臨急抱佛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