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章自亂陣腳(第1/2頁)
章節報錯
叛亂計程車兵們,完全殺紅了眼,他們瘋了一般,他們軍營中的朱燮元隊伍衝殺過去,想把他幹掉,以前他們有多麼敬畏朱燮元,現在就有多麼痛恨此人。
而且這些士兵們認為,他們有今天這樣的局面,完全是朱燮元一手造成。
如果他能夠順應天命,歸順華夏軍,就現在都已經天下太平了,還有,如果他稍微手軟一點,對這些將領們好一點,現在也不用把他們的將主們都殺死了。
以前朱燮元就是憑巨大的權威,壓倒了一切反對的聲音,乾綱獨斷,獨自一個人率領這一支軍隊向前。
但是到了這一刻,他們已經退守洛陽一隅之地,面臨華夏軍的圍攻,此刻要考量的,就是生存的問題,以後的問題,而朱燮元所考量的,還是他的名聲問題,這令士兵們十分的震怒,十分的不爽了。
士兵和將領們的不滿,本來就以日俱增,否則他們也都不能夠上下一心來找朱燮元談判,就是要他給一個說法,誰知道到了此刻,朱燮元居然使出了這樣的招數,那就是即使到了最後,也要為大明盡忠,完成了他誓言,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
這也是學習書上的崖門之役,當皇帝死了以後,他就率領所有的軍民跳海自盡,這裡就是沒有海,否則他也會想辦法,率領這些居民們往海里面跳,那才是盡忠和氣節。
當然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朱燮元也都知道,即使他願意自盡,士兵們肯定是不願意的,如果願意的話,他還是有辦法,帶著大家一起投河自盡。
所以他只好帶他的將領們上路,確保他麾下沒有高階將,投降華夏軍,成為了自己歷史上的一大敗筆。
因為朱燮元算是知道歷史,就是由這些文人來書寫的,以後的史書,只會寫某某高階將領,率領多少人馬投降了華夏軍,誰也不會說,某某士兵,某某人,投靠了華夏軍,也就是因為他有這些小心思,才會不顧眼前糟糕的局勢,還是要對這些將領們下手,結果就造成了這番不可收拾的局面。
這一刻,朱燮元那是萬念俱灰,百感交集,在此之前,他自負天下名將,對古往今來打敗仗的將帥,都表示不屑一顧和恥笑。
最看不起的,當然就是屬於長平之戰的趙恬,認為此人簡直是侮辱了讀書人的身份,就是人頭豬腦才做出來的事情,蠢不可及,愚不可及。
誰知道自己也會有這麼的一天,居然犯下了同等的錯誤,現在他算是明白,這幾十萬大軍,就算是由他一手斷送的。
他以河南作為基地,抵抗華夏軍的暴政,沒有給當地的老百姓和軍民,帶來了任何的好處,反而把當地的老百姓推入了災難的深淵。
在以前,他就會想,即使是戰敗了,也都是轟轟烈烈的,老百姓會感恩他,會紀念於他,認為他是一個悲劇英雄,會祭祀於他,現在看來,老百姓不刨他的墳都偷笑了,還祭祀他?
叛軍們開始攻打中軍大帳,他們現在也是害怕了,反而就更加的瘋狂了,重點圍攻朱燮元的帥帳,只要把他殺死了,也就是沒人管束他們,沒人為難他們了。
叛軍們高喊著口號:“殺死朱燮元,為將軍報仇。”
也有人喊:“幹掉了朱燮元,大家無罪益回家。”
也有人高喊:“裡面有金山銀山,想要拿的,就跟老子衝……。”
面對叛軍們一浪接一浪的攻擊,朱燮元身邊的親兵們,逐步的減少,他們節節敗退,已經退了帥帳,對方也都沒有放過的意思,而是要把他們一舉殺死。
現在這些叛軍們折騰了半天,他們算是回過神來了,他們突然間意識到,只要把朱燮元殺死了,就沒人追究他們的責任,就沒有人殺他們,他們就變成無罪的了。
他們就是在怎麼折騰,華夏軍也不會追究他們,因為他們就是華夏軍的敵人,做出敵對大明的事,對華夏軍有利的,有功牢的,這就讓這些士兵們鐵了心,要攻破帥帳,把朱燮元給殺死,然後就逍遙法外了。
朱燮元看見了這等的局面,那是悔恨到了極點,想不到他居然把大軍帶到了如此的地步,成為了千古的笑柄,看著士兵們瘋狂地向他進攻,那咬牙切齒的兇狠樣子,對付敵人也是這樣子,他就在想:“本帥有至於此嗎?”
朱燮元捫心自問,我有半分私心嗎?我貪過軍響和銀子嗎?虧待過半個士兵嗎?怎麼現在所有的人,都當他成為了敵人,把他當成了公敵,除之而後快,我這是為了大明,為了中華傳統的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