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0章以和為貴(第1/2頁)
章節報錯
策反福王是出自於劉遠橋的授意,這算是華夏軍方面的禮遇。
李滄海這一位王府的長史,雖然掛著四品官職,事實上他這長史的權利,卻連洛陽的知府都不如,再也升不了官,當然在好很多方面,洛陽的知府都要聽他的話,仰其鼻息而活。
李昌海是進士出身,但是自從當上了王府長史以後,他政治方面的的野心是無法實現的了,所以只好藉著王府的名義,大舉的撈錢。
在萬曆皇帝還在的時候,他對福王朱常洵的寵愛是無邊的,他們就可以利用皇帝的寵愛,大搞特權,大撈特撈,撈了許許多多的錢。
到萬曆皇帝駕崩以後,其後的泰昌皇帝,還有天啟皇帝,也都沒有過於的為難,!這一位皇叔,在他們眼裡,天下都歸他們了,福王撈一點錢,也都不是多大的事情。
福王府在洛陽紮根這幾十年,所掙到的錢,多到了當地官府都眼紅不已的地步,當然王府搞了這麼多錢,也都引來了各方的覬覦,結果他們就被許建強勾結朱燮元,把他們給抄了,據說當地的老百姓,彈冠相慶,奔走相告。
福王府所有的生意都歸他的長史李昌海在管,在福王府被抄的時候,李昌海就被許建強指控為主謀,也都把他的家給抄了,讓他們半生的努力,都化為了烏有。
但是在這半生努力之中,也不是完全什麼都沒剩下,比如說他們為了打通商業網路,就在暗地裡跟山東的劉家結盟,雙方的合作,令他們賺了不少的錢。
在劉家造反了以後,他們才中斷了這方面的事情,但是在劉家坐了天下以後,這就是香火之情了。
在劉家考慮,需要找一兩個門面人物,裝飾太平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也是福王府。
李昌海就自得地認為,這都是他所掙下的香火之情,也就是因為如此,他們才在李昌海和使者的勸說之下,斷然言的離城,加入了華夏軍的朝廷。
他們離開了洛陽以後,迅速的沿黃河東進,在開封渡口的時候,他就發現,當地的出現了大批的華夏軍,正跟明軍進行對峙。
在進入了華夏軍的防區以後,他們也都受到了禮遇,一路之上,看見了大量的華夏軍,一支支,一隊隊的開往前線。
看見華夏軍如此興旺的場面,福王他內心還是充滿了感慨的,他就在想,如果大明有這般的民心,有這麼多的軍隊,何至於讓天下崩潰?不過既然決定加入了華夏軍,他就不能夠心懷故國,也就沒有表現這方面的事情。
福王一行人,進入了山東地界的時候,正式接到了劉遠橋從京城方面送過來的聖詣,這一道聖旨,主要就是指出,他們劉家造反,實在是迫不得已,是受奸臣所迫,為救天下百姓,現今有福王深明大義來投,決定把福王封為洛陽伯爵,擔任大明奉祀官,主要是春秋祭祀大明曆代的皇帝。
劉遠橋指出,他之所以設立這一個官職,也是出於對太祖皇帝的尊重之情和大明曆代先皇明君的景仰之情,他這一個職務掛靠在禮部之下,雖然不是高官,但是相當清貴,這也就意味著他找到地方落腳,有了差事以後,還可以保護家族之中的一些產業。
比如說大明已經十六帝了,意味著一共有十六個皇陵,現今的福王,最為擔心的就是華夏軍會刨他們歷代先君的十幾個皇陵。
這種事情在歷朝歷代也都沒有少幹,據說當年南宋皇陵的就被蒙古人給刨了,掠取裡面的金銀,屍棄於地,相當悽慘。
而大明建立了二百六十七年,計有十六代的先帝,裡面應該也會有不少的寶貝,坊井之間,已經有傳聞,說華夏軍會對這些皇陵下手了。
因為當年張獻忠,攻破中都鳳陽的時候,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一舉刨掉了中都的皇陵,這種事情是十分有用的,這不,這皇陵一刨,大明的國勢,就以山天崩地裂的形勢,迅速的崩壞。
在此之前,沒有人想到大明會有亡國的一天,但是在皇陵被刨以後,短短的兩年之內,大明就丟失了他的天下,所以把歷代先皇的皇陵刨掉了,既可以得到一大筆的金銀珠寶,同時也可以徹底的斷了朱家的龍脈,斷了他們的元氣,令他們萬劫不復。
但是現在看來,這種擔心完全是多餘的,既然劉遠橋都成立了大明奉祀官,同時也都把十六陵的管理權交給了他,由他負責十六陵的維護和修整,也就意味著,他們會放棄坊間傳聞的挖掉皇陵的說法。
到了此時,福王朱常洵他才是真正的放下心來,他就在感嘆:“劉遠橋果然是一個辦大事的人,他的胸襟氣度,無人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