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章極忠主義(第1/2頁)
章節報錯
朱燮元領著許建強,來到了後帳,他倒了一杯茶,自顧自的喝,冷冷的說道:“有什麼話就說。”他現在心情非常的不爽,非常的鬱悶,正想是殺人洩憤的時候,眼前來的這一個人,就十分適合。
許建強凜然說道:“朱燮元接旨。”
朱燮元一怔,他說道:“皇上都已經駕崩了,哪裡來什麼旨意?”
這時候許建強的臉色變得陰森森,他陰森的說道:“崇禎皇帝遺詔在此,朱燮元接不接旨?”
他從懷中取出了一道聖旨,高高舉在手上。
朱燮元吃了一驚,猶豫了一下,還是跪了下來,說道:“臣接旨!問聖躬安?”
這是外地大臣,在接旨的一個正常反應,先必須向皇帝請安問好,對方在宣旨的那一刻,就相當於皇帝附身,也就是皇帝的代表,可受任何人一禮,然後回答。
許建強眼淚流了下來,他說道:〞皇上已經駕崩了,這肯定就是不躬安了。”
朱燮元也知道了此事,他只好說道:“臣接旨。”
但是許建強卻是沒有公開的宣讀聖旨,而是把聖旨交給了朱燮元,朱燮元一看,這是一道託孤的聖旨:“丁丑年四月未,賊人逼近京師,百官束手無策,詔令數下,卻無勤王之師,朕之失德,上邀天訐,令江山落於賊手,百姓陷於水深火熱,朕無顏見列祖列宗,以發覆面,自盡殉國,任賊分裂朕屍,唯皇子慈烺、慈炯,皇女媺娖年幼無辜,太祖血脈不能斷,託付於許建強撫養,保其性命,凡忠於大明的王公大臣、統帥將領,協助於他,保朕血脈,朱由檢拜謝。”
看到了這裡,朱燮元欣喜若狂,他說道:“太子和皇子公主尚在人間?”
許建強往京城方向做了一個揖,說道:“承蒙皇上在天之靈保佑,皇子、公主還在,現在被安排妥善之處。”
朱燮元說道:“坤寧宮中,發現的那幾個屍體……?”
許建強說道:“這是替身,如果這一點都沒有想到,咱家這東廠提督,就算是白乾了。”
朱燮元憤怒的說道:“好你一個大逆不道的許太監,拋下了帝后,獨自逃生,你該當何罪?”
許建強說道:“當日城破之日,咱家帶領的一批死士,闖入皇宮,欲保先帝,殺出重圍,但是先帝知道事不可為,以死殉國,掩護我等撤出,若非皇帝歸天,叛賊也不會放鬆警惕,我等斷然逃不出來。”
聽到了這話,朱燮元心裡面一片悲涼,這就是大明帝國的末代皇帝,他倒是沒有懷疑許建強說的話,因為對方說這話合情合理,為人父母者,為了讓自己的子女能活,犧牲自己,也都不算什麼奇怪的事情,如果換做是他自己也會這般的幹。
本朱燮元是十分困苦的,就像一個人身負千斤重擔,孤獨前行,突然之間,放下了千斤重擔,還有了這麼多志同道合者,這令他十分的欣喜,他高興地說道:“朱某就是拼了這身老骨頭,也要扶保少主登基,中興大明。”
如果崇禎皇帝的兒子還在,自然還是皇位的第一繼承人,且資歷和號召力要比福王還要好,崇禎皇帝自殺殉國,多少人感其忠烈,激起怒憤,會投到他們的麾下,扶保這位少主,抵抗華夏賊,中興大明。
而且他的手下,不支援他的計劃,不支援他立福王為帝,大家心中的顧慮,他現在算是明白了,但是這是迫不得已的選擇,既然現在有了選擇,手下計程車兵,應該就不會反對,這一般,就兩全其美了吧?
誰知道,許建強道:“朱公,你怕是誤會了聖意。”
朱燮元冷冷的說道:“許公此言何意?”
剛才的許建強,就是許太監一個,他眼中貪生怕死的閹豎,待會就一刀把他了結了,送去伺候皇帝,但是此人居然如此的忠心,在皇城破了的時候,居然還能夠不顧危險,進入後宮,救出了皇子,光是這份膽氣和做派,就值得他尊重,稱得上是條漢子,所以稱之為公,乃吾志同道合之人也。
許建強說道:“聖旨所說的協助,指的是我等逃難至此,你提供必要的幫助。”
朱燮元往京城方向報了一個拳,他說道:“粉身碎骨,萬死不辭。”既然先帝有後嗣在,他自然就當毫無猶豫的立他為主,繼續效忠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