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共商國事(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是既然坐到了這位置上,他也都不允許退縮,他也知道不可能退縮了,退卻就是死無葬身之地,所以無論靜雲公如何的不高興,如何的勸阻,他都是毅然的南下了。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劉遠橋他也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他不想當皇帝,就如他不想摘天上的星星,但是如果當他有能力摘天上的星星時,他會毫不猶豫的摘。
他們父子就一些緊急的事情,進行磋商,因為他們都知道,他們現在都掌控著數十萬軍隊,近千萬的民眾,統治著幾個省的地盤,要管理的事情非常的多,用日理萬機來形容都不為過。
在新佔領這些地方,都是一些魚米之鄉,天府之國,但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必須爭奪到這裡的民心,讓這裡的百姓都支援他們,這才能夠長治久安。
還是那一句老話,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劉遠橋這一次他毅然決定,一旦登基以後,馬上開科取士,廣納天下英才。
這是歷朝歷代的老規矩,一旦新皇登基以後,都會開科取仕,廣納天下英才,收天下士子之心,這一點劉布他也都不敢反對,也知道是正確的,他們龐大的政府機構要運作,還真離不開這些讀書人的支援。
劉布他可以憑著一群不認識字的人就打下天下來,但是他卻是明白,他萬萬不可能憑著這些不認識字的人來治理天下,如果把天下交給這群人來治理,估計離天下大亂,也就是幾十年的事情了。
不過劉布也都提出了新的建議,既然是開科取仕,他就不能像大明這般的,只是取八股文科,還要多取武科和匠科。
在大明也有武舉,但大明的武狀元跟文狀元相比,就是一個屁,提鞋都不配,其規模也小到了不可再小的地步,如果是兩場科舉同時舉行的話,文舉天下轟動,人人關心,武舉只是一群粗魯武人在比劃而已,皇帝最多也就是派一個官員和侯爵去主持,事後隨便封了一個官身,事情就幹完了,並不像科舉,乃國家級的綸才大典。
劉遠橋說道:“搞武舉是沒有問題的,我們應該招納更多的英雄豪傑,加入我們,一起打天下,但是你招這麼多的工匠來,這有何用?”
劉佈道:“為什麼大明這麼龐大,工匠何止百萬,但是他們連紅衣大炮都製造不出來,而我們卻能夠製造出紅衣大炮和新式的火槍,這是因為我們重視工匠。”
劉遠橋絕對不是一個迂腐的人,並且是一個現實主義者,只要有好處的,立馬釆用。
父子倆馬上就達成了協議,這就是由劉遠橋負責籌備建國大典和開科取士,劉布則負責軍事上的事情,負責組建國防部、海軍部,同時也負責武舉和匠科的選拔人才等等。
談完了這些事,父子算是把目前的事情做了暫時的安排,但是他們要做的還有好多,只能夠分派給身邊的人去做了。
劉遠橋道:“錢謙益此人,名聞天下、有能力,也有野心,你認為他是一個可用之人嗎?”
劉佈道:“此人能力還是不錯,才學也好,只是此人沒什麼氣節,骨頭很軟,缺乏堅定立場。”
劉遠橋說道:“我們都是造大明的反出身的,就不要談氣節二字,如果每個人都有氣節的話,我們父子只怕沒出萊州,就被大明給砍了人頭了。”
這還真是這一句話,他們父子是猛烈的抨擊大明朝廷,**無能,如果大明朝廷真的是精明強幹的話,官員們又不貪汙又不**,武將又能打仗,他們兩父子還真沒有什麼機會。
所以劉布想到這,他也在覺得好笑,自己都是一身白毛,但是看誰都是妖。
劉布有一樣事還算是明白的,他不是銀子,不可能每個人都喜歡,他在他劉家軍控制範圍之內,或許還會好一點,在他們控制範圍之外,說不定他們父子就是亂臣賊子,有無數人在惡毒的咒罵,希望他早點死,扎他們的小人,希望他們早點死了。
所以劉布呵呵一笑,他說道:“這些事情,就由父親你做主好了,難道這些人,還能逃出你八面佛的手心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