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圓圓很會擺正自己的位置,雖然她比鄭紫寧先入門,但是她明白一點,誰是老大。

這方的實力實在太強了,並不是她單憑美色就可以超越和勝過的,所以她也很低調,只要在鄭紫寧面前,都是伏低做小,如果跟劉布在說話時,她絕對不會插口,還是垂手在這裡聽著。

他們進入了內守備府後,進入了各自的房間,安頓好以後一起,一起吃一個飯,他們這家人,各有各的一門子活,要一家人住在一起,吃個飯還真不容易。

在以後會更加的難,南京內守備府只是他們暫時居住的地方,真正長住的還是皇宮,在這裡住上以後,劉遠橋在沐浴更衣馬上就接見了劉布

父子倆許久未見,而且家族的勢力也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很多事情需要他們交流意見,劉家的事情,由他們兩個做主就行了。

劉布依禮對父親磕了頭,行了禮,然後坐在一邊聽後訓導。

劉遠橋非常欣慰,他說道:“慶之趕緊起來,沒人的地方,不用來這虛的。”

劉布笑道:“只怕再過一陣子,看見父親就得行三跪九叩之禮了。”

劉遠橋說道:“有一樣事你大可以放心,那就是無論以後怎麼樣,你的地位永遠不會變,我當李淵,你當李世民吧?”

劉布似笑非笑的說道:“李世民敢幹的許多事情,我還真不敢幹,也做不到如此的心狠手辣。”

劉遠橋微笑的說道:“孤也不是李淵那樣的糊塗蛋。”

劉遠橋自從他出道以後,也有許多的標籤,總是不離不開精英、強人之類,闖蕩江湖,他是一代大俠,當官後他撈得盆滿缽滿,金山銀山,他八面佛的外號,名聞天下,劉家也就是在他領導之下,才成為了名聞天下的世家。

可以這麼說,沒有劉遠橋打下的這麼大的基業,創下了這麼好的基礎,劉布就是有再好的想法,擁有先知先覺,類似於神一般的優勢,也沒有這麼快就取得最龐大的成就。

就連別人在稱讚劉布的時候,他總是謙虛的說道:“沒有父親在後面支援,我是走不到這一步的。”

劉遠橋的能力也是公認的,其管理能力是非常的強,劉布在外征戰,他就負責後勤和內務方面。

大明的崇禎皇帝,為了籌集糧響,那是愁白了頭,搞得滿臉皺紋,但是劉布他在外征戰的時候,他從來不需要為錢糧的事情操心,這些事情都由他的父親和他的部下們,為他處理的井井有條,他只負責訓練軍隊,準備打仗這就行了。

劉家本來就是財閥,成功的扭轉成軍閥了以後,這一旦爆發,可是爆發出石破天驚之威,許多人都為之驚歎不已,真正做到了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成為了大明王朝的掘墓人。

劉家對大明的威脅有多大?朝廷始終認為西南的奢安之亂,只是疥癬之疾,流寇之亂,也是疥癬之疾,甚至就連關外的建奴造反,也都是小問題而已。

但是劉家一旦起兵以後,他們就驚恐萬分,認為一旦處理不好,就會成為大明的挖墓人,他們也都沒有料錯,當劉家崛起以後,控制山東,切斷了運河,馬上就打到了大明的七寸之處,幾乎令這龐然大物為之癱瘓。

接著就是南下江淮,奪取江南,這是真正的擊中的大明的死穴,令他的命脈受損。

劉遠橋就是劉家當之無愧的靈魂人物,就連劉布取得這麼大的成績,許多人認為,這都是劉遠橋在幕後為他做的,否則以前一個只知道吃喝玩樂的花花公子,突然間就這麼的會打仗,這麼的了不起,這不合理。

這一次劉家能夠成事以後,劉布他兵進揚州、攻破鎮江,拿下南京,威震天下,如果近期論起風頭之勁,天下無人能及,但是包括劉家軍的人在內,都認為,應該當皇帝的是劉遠橋,而不是他劉布。

劉遠橋說道:“我們既然已經取名為華夏,建國之事,就迫在眉睫,不能再拖了。”

劉布說道:“這件事情就由父親你來負責,當皇帝的是你,可不是我,我們的敵人還很多,環伺在我們的四周,等待著我們出現疲勢的時候,就群起而攻之,這些敵人,就交給孩兒來收拾吧?”

對於這一點,劉遠橋也是認同的,至少他認同的是劉布的軍事能力,劉布他個人的武力不是很強,但論起帶兵打仗,他卻是一個頂尖的高手,不管怎麼說,他每一次打仗都勝利了,取得了百戰百勝的戰績,把軍事交給了他,這是令他十分放心。

劉布再次進言,他說道:“孩兒建議,成立國防部,負責管理我們的所有軍隊。”

劉遠橋說道:“既然已經立國,這些都是要做的,但是國防部跟兵部又有何分別?”

如果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劉遠橋他還是希望蕭規曹隨,照搬大明那一套就好了,畢竟大明的這一套,令他們延續了兩百七十多年,這算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