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旗開得勝(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種事情,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更不可能有正式的命令,你落下了話柄,落入了政敵之手,這可是掉腦袋的大罪。
可憐這些百姓,本著故土難離,人離鄉賤的情結,無論華夏軍如何威逼利誘,他們都不願意跟著華夏軍走,只願留在家鄉守著這一片土地和祖墳,他們在想,我等又不是在華夏當官,又不曾吃過華夏軍的糧,又都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老百姓,錢更沒有,當官的還能把他們怎麼樣?
當官的能把他們怎麼樣,他們是沒有錢了,但是在當官的眼裡,只要是人,總會有辦法變出錢來。
楊嗣昌手下的大將,既然已默許,這就下令把這些從賊的全部都砍掉,如果人群中有女的,年輕貌美的,就一律分給了有功之士,算是得到一點點的戰利品。
滄州一戰,重鎮滄州,算是差點成為了白地,楊嗣昌拿下了滄州,沒有獲得想要的東西,只好命令部隊繼續進發。
楊嗣昌也都明白,什麼叫做兵貴神速,好不容易才等到這一天了,他不可能就放棄這大好的機會,而且還有一個問題,如果不能把握機會,讓華夏軍反攻,他們就煩了。
更重要一點,他們也打探出來,華夏軍現在根本就沒有部署好兵力,趁著對方沒有部署好兵力,給對方以致命一擊,說不定可以在敵人大軍抵達之前,拿下了濟南。
攻下了滄州,剷除了劉賊深入北直隸之地的魔爪,他們開始下令,派兵進攻德州,只要攻下德州,就可以順著官道,直接撲向了青州府,進攻東三府了。
在朝廷分配給楊嗣昌的任務之中,他也是負責進攻東三府的,他們的計劃就是楊嗣昌率部進攻東昌府的德州,而洪承疇則率領他的大軍,猛攻西邊的聊城、臨清一線,他們由東昌府攻入了山東,然後兵分兩路,一路直撲東三府,直搗劉賊老剿,一路則直撲濟南府,如果得手以後,雙方會將會在濟南會師,然後順著官道,大舉南下,剷平了山東之敵以後,直接的進兵江淮,飲馬長江,希望能夠一舉剷平北方的敵人。
他們手上有百萬大軍,當然是底氣十足,只是他們有百萬大軍,也不敢說打過長江去,平定天下,因為他們也都知道,長江就是天險,他們沒有足夠的水師和船隻,輕言渡江,很容易就讓華沙軍給團滅了。
而不巧的就是,華夏軍最為強大的,是他們的水師,現在大明朝廷的官員,還在彈冠相慶,華夏軍這些傻屌,投入了這麼巨大的資源和實力,用於水師的投資。
朝中的官員可是知道,水師可是非常的耗費錢糧,一艘主力艦艇,可以養活很多的人,朝廷就是因為水師貪汙,他們實在貪得厲害,要錢要的太厲害了,所以才逐步削減他們的開支,制壓他們的發展,令他們沒有機會要錢,沒有機會貪汙。
反正即使你是最牛逼的倭寇海賊,也都打不到陸地上去,現在這不,朝廷出動了幾十萬大軍,大舉南下,進攻華夏軍的龍興之地,進攻他們的心腹之地。
朝廷兵多將廣,從幾個方向攻入了山東,首先出動的就是楊嗣昌部,聽聞楊嗣昌部出動了以後,洪承疇也都沒有猶豫,派出了他的大軍,圍攻河間府。
而朱燮元則是更猛,親自由河南的歸德府猛攻山東的兗州府,又派大將率領十萬大軍南下徐州,分兩方向進擊,一時之間,山東大地,戰火四起。
皇帝在御書房的進行兵棋推演的時候,見朝廷數十萬大軍出動,鬧出了這麼大的場面,當真鋪天蓋地,所向無敵,他也都眉飛色舞。
而且整個朝廷的官員,他們還在暗笑華夏軍這些傻屌,他們投入了這麼多的資金和資源,來建設他們的水師,在南方和在海邊,他們確實是牛逼,耀武揚威,朝廷的官軍都不是他們的對手,但是現在在陸地上打,他們傻眼了吧?他們坐擁龐大的水師,卻不能上岸,只能在海邊乾著急,乾瞪眼。
朝廷在這一次大決戰中,也在考量敵人水師的威脅,一方面他們收買漕幫,癱瘓了運河,令對方的水師無法出動,無法沿著運河,運送物資,投送兵力,為軍隊提供火力,令他們的強大水師,根本就發揮不了作用,成為了看戲的角色。
可以說漕幫的造反,相當於斬斷了劉家軍的一條手臂,令他們在山東戰場,空有強大的水師,卻是不能應用,令朝廷眾多官員們好生得意。
朝廷的官員,也算是知道華夏軍水師的厲害,他們的水師主力炮艇,就相當於一座移動的小城,也就像相當於移動的炮臺群,所到之處,可以把一座城市轟平,但是咱們不去海里面跟你打,你還能奈我何?他們在大戰的第一個階段,不奪取和攻佔海邊的城市,在你大炮射程之外,你還能神氣什麼?
在朝廷的總體思維裡面,他們可是想的很明白,劉軍水師暫時是沒有辦法面對,所以他們是首先平定陸地,然後再把這些人趕往大海,他們要麼就是成為海上的疍民,終身的飄蕩,要麼就是投靠了朝廷,這也是當年太祖皇帝,對付方國珍等人的手段。
到了此時,朝廷的官員們也大為得意,幸虧沒有投入這麼多資金,建什麼水師,白白讓這些當官的和海商們掙了錢。
現在發生了改變天下的大戰,而這些水師卻不能夠提供任何的助力,只能在一邊乾著急,乾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