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一代名將(第1/2頁)
章節報錯
袁崇煥在後世,他是一個有爭議的人,許多人都認為,寧遠之戰,令他名聞天下,努爾哈赤就死在他手上,如果讓這種人掌管多十年遼鎮,指不準就會讓他平遼亂之。
但是在這時代,在這東北這地,大多數人對袁崇煥是持否定的態度。
許多人就認為,如果不是袁崇煥堅持的殺死江東鎮總兵毛文龍,這遼鎮的形勢就不會迅速的崩壞,就不會敗得這麼慘。
袁崇煥他這薊遼督師是怎麼來的,就是向皇帝吹牛逼吹來的,他向皇帝信誓旦旦的保證,五年平遼,這可是讓好大喜功的崇禎皇帝十分的歡喜,五年能平遼的好漢都不用,那該用誰?
但是他當上了薊遼的督師,這才知道,以目前這種形勢,五年平不遼,甚至還會讓對方給平了,所以他才會覺得惶恐,這可是欺君之罪,如果五年之內平不了敵人,就是皇帝砍他腦袋之時,身敗名裂。
縱觀關外遼鎮的形勢,他發現,只有自己掌握了兵權才能夠說話有底氣,因為他也都發現了,像這些遼鎮的軍官和家族,他們因為手上擁有大量的兵馬,就連皇帝都忌他們幾分,所以他也都想擁有自己的兵馬,你要擁有了一隻絕對忠於自己的大軍,這才能令皇帝對他沒那麼嚴苛。
他就盯上了江東鎮的毛文龍,這也與槍打出頭鳥有關,毛文龍就經常對他各種不服,為了收攏軍權和威懾人心,袁崇煥就殺死了毛文龍,還說什麼為的是公義,不是私心,假惺惺祭奠來著。
毛文龍死了,江東鎮的魂也都沒了,也就沒有了從背後牽制建奴的力量,他們可以毫無忌憚的長驅直入,猛烈的橫掃關內的大明。
毛文龍是什麼人?他之前雖然只是小小的一個守備官?但是人家可是赤手空拳,憑著手人二百多人,硬是打出了江東鎮,打出了名聞天下的氣勢,牽制住了建奴大軍,還一度深入建奴的老巢,差點把他的老窩建州都給端了,民間對毛文龍的評價可是高到了極點,認為他就是孤膽英雄一般的人物。
就連皇帝也都封他為江東總兵、左都督,這樣的官銜,已經是一品的武官,結果堂堂一個一品武官,居然就以被袁崇煥以飛揚跋扈,貪汙軍響的名義給殺了。
毛文龍這一死,江東也就樹倒胡孫散,再也沒有了精氣神,敢跟建奴幹了。
結果就是袁崇煥殺死了毛文龍,也都駕馭不了他手下的那一幫驕兵悍將,也都收攏不了軍權,結果就令形勢迅速的崩壞,在第二年,建奴的大軍就長期直入,包圍了北京城。
他向皇帝保證,五年平遼,結果就是平不了遼,居然還讓建奴的大軍打到了北京城的城下,這崇禎皇帝有多麼的生氣,這是欺君之罪,這是把皇帝當猴耍。
至於民間所說的是,皇帝中的是皇太極的反間計,這就有點搞笑了,這應該是建奴有意放出來蠱惑人心的訊息,袁崇煥沒有必要跟建奴勾結,皇帝的也都不會這麼的愚蠢,袁崇煥被活剮了,主要就是因為第一他欺君,第二他還沒有能耐,擅自殺死了有能耐對付建奴的人,這令皇帝恨到了極點,所以皇帝才會將他活剮在菜市口,把他的家族發配給披甲人為奴。
當時京師的百姓,對其也是恨之入骨,爭相的拿錢買他的肉吃,這叫公道自在人心。
袁崇煥是死了,是在菜市口被千刀萬剮了,但是他死後的爛攤子,也都沒有人能夠收拾,朝廷除了花大量的銀子建立一道寧錦防線,就沒有別的辦法了,結果大量的銀子,花在了一個地方,就令別的地方沒錢花,產生了更多的動亂。
以前孫傳庭還覺得袁崇煥有些可惜的,作為一個進士出身計程車大夫,落得如此的下場,實在是有失體統了,但是當他們來到這一片土地之上的時候,他才知道了解到這裡的實際情況以後,他才知道,袁崇煥真心死的不慘。
五年平遼只是他吹牛皮的一種做法,用吹牛皮的方式,可是成功的獲得了高官厚祿,這其實也都沒有什麼,現在當官的,哪個不是靠嘴皮子而活?哪個不是玩嘴活的?誰不吹牛?但是他擅自殺死了毛文龍,確實是十分愚蠢的行為。
毛文龍即使他有萬般的不是,但是他可是一手創辦的江東鎮,在敵人的後方牽制住了建奴下軍,讓他們不敢全力南下,這種功勞就是潑天的,就算你看他萬般的不如意,就算他貪最多的錢,再飛揚跋扈,這樣的人,你也得先忍著?至少得把江東鎮接管過來或者找到可以舉著他的大旗繼續為朝廷效力的人,才敢殺死他。
但是袁崇煥倒好,書生意氣,快意恩仇,直接的就砍了毛文龍的腦袋,結果後來就造成了江東的陷落,間接的造就了後來的吳橋兵變,令整個遼東和山東的形勢都產生了驚天的異變,百萬軍民死於戰火。
別的不說,就用周文同的話來說,假如毛文龍不死,像是孔有德、李九德等發動吳橋兵變的人,還在他毛文龍的帳下當他的孫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