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孫傳庭在抵達了以後,又組織了幾次大戰,兵鋒直指朝陽。

雖然沒打下朝陽,但是也都讓建奴由進攻變為了防禦。

在這時候,孫傳庭居然拉攏了在察哈爾的林丹汗,雙方一起合作,絞殺滿洲騎兵。

察哈爾的林丹汗,跟建州就是生死的大仇,本來林丹差點就要被他滅了,但是因為華夏軍突然間的出現,才讓他活了一條性命。

林丹本來是這一片區域內勢力最大的人,自從建奴崛起了以後,不斷的打壓他的地位,令他一日不如一日,都要差點要出走避難了。

本來對於華夏軍遼南總督孫傳庭的邀請,林丹汗是不屑一顧的,我堂堂蒙古帝國的第三十五代大汗,憑什麼跟你一個漢蠻子合作,你有什麼資格跟我合作?

但是當孫傳庭令人送來了大量的銀兩布匹還有糧食當成見面禮以後,林丹汗馬上就感興趣了。

林丹汗本來就是漠南蒙古勢力最大的共主,一直都是統治著這一片土地上的百萬子民,但是隨著建奴的崛起,他的勢力開始日落西山,受到連續不斷地打壓,實力不斷的滑坡,連王城白城都保不住。

以至於他的手上糧食布匹所有的東西都不足,在草原上,你有糧食和布匹就有足夠多的牧民,趕著牛羊前來投奔於你。

你沒有了這些東西,武力又下降的時候,牧民們就會趕他們的牛羊,改投新的主子,比如說改投漠北蒙古的謝里汗,科爾沁部落,改投其他人等等,這令他十分的頭痛。

你看人家華夏軍,不愧是有名氣的人物,臨清劉家,富甲天下,光是見面禮,就送來了這麼多的錢糧。

要知道當年的天啟皇帝,就是想讓他們為大明賣命都捨不得拿出這麼多的銀子糧食,人家華夏軍的誠意高的不得了,人人都喜歡有禮之人,林丹汗也不例外,看見對方看送來這麼多禮物的傷上,林丹汗馬上就與對方接觸了,而且對方也都表示,對他們雙方合作的興趣。

比如說,雙方提出的一些條件,由林丹汗方面提供人馬,絞殺建奴,每一個大明出的是四十兩,他們出的是四十五兩,可以拿布匹、糧***鹽、小鍋來結算。

同時他們對於蒙古察哈爾部落的蒙古馬,也都非常的感興趣。

以前華夏軍只能透過走私的方式,偷偷摸摸的從草原上走私馬匹,因為他們捨得花錢,確實是弄來的不少的馬,但這終歸只能私下裡來做,但是當他們拿上了整個遼南,連海州都拿下來的時候,他們的勢力已經直接的延伸到了草原附近,已經可以跟蒙古一些部落相接,他們就可以大規模的購買戰馬了。

華夏軍最缺的就是戰馬,而草原部落上最缺的就是糧食,華夏軍拿出的是糧食,對方就可以拿命來換,結果雙方迅速的就達成了協議。

他們之間的合作,還是相當大的,光是第一次合作,華夏軍就從林丹汗那裡獲得了八千匹的戰馬,這戰馬是他們用盔甲、精鹽、小鍋、布匹、糧食等東東東西換來的。

而且雙方也都達成了協議,這就是共同對付建奴,華夏軍一如既往的表現出他們令人討厭的一面,那就是有錢,超級的有錢,他們直接就拿錢來買建奴的命。

甚至也不侷限於察哈爾部落,比如說其他的部落,他們一樣願意合作,在漠南蒙古之中,有幾大勢力最大的,自然就是察哈爾部落的林丹汗,其次就是孝忠於察哈爾部落的內喀爾喀五部,跟著就是科爾沁部。

只不過內喀爾喀部,是忠於林丹汗,而科爾沁則傾向於親近建州,但是孫傳庭可是說了,無論是誰,只要能拿建奴的人頭來,就能換銀子,你能拿馬來,也能換銀子。

不要銀子也行,有美酒、有糧食、有食鹽、有鐵鍋、有布匹、這些都是草原上非常緊俏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