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皇帝的信任,許建強非常的感激,士為知己者死,在聽到皇帝召喚後,他沒有任何的猶豫,放下了這麼多的錢糧,放在了隨手可得的功勞,馬上就帶領他的手下回來了。

許建強很會做人,他自己不要財寶,不要錢糧,並不代表別人不要,所以他就為手下的人要來了一筆財寶,當然這一堆財寶和錢糧也是朱燮元所能接受的。

朱燮元算是對許建強另眼相看,這世界上只要有不喜歡錢,還能被皇帝和大臣搞來錢的太監,朱燮元他就會喜歡,比如說當年那一位三寶太監,他就是這樣的人,三寶太監就值得朱燮元為之上香,為之崇拜。

想不到許建強這樣一個出身的人,居然也能夠辦成這麼多大事,也能夠如此的作派。

許建強他回到了京城以後,馬上就開始求見皇帝,也都立馬獲得了皇帝的召見。

許建強是皇帝在禁中演武以後,首個獲得皇帝召見的官員。

皇帝在禁中演武以後,就受到了朝廷所有官員的一致批評,他們認為皇帝這是不務正業,這是嬉戲胡鬧,而且還是在打朝廷的臉,光是彈劾皇帝胡鬧不法的奏摺,就堆滿了通政司的幾大桌子,以至於都沒地方堆,得用籮筐來裝。

但是這些都沒有令皇帝改變心意,因為現在的皇帝,已經是明白一點,想要活命,想要活下去。就必須這麼幹。

皇帝堅持的固執己見,也都令朝臣們十分的憤怒,雙方矛盾衝突十分的尖銳,當然朝廷還在正常的運作,還在辦公,但是卻沒有了君臣之誼,也都沒有了崇禎朝雷打不動的上早朝。

現在就連民間的老百姓都知道了,崇禎皇帝,有皇帝不當,而是在後宮之中當丘八,披上鐵甲,拿著刀在學普通士兵打仗,這次的只怕是得了瘋魔症了。

大明王朝兩百多年的重文輕武,深入人心,就連百姓都認為,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皇帝他現在以身作則,開始幹這樣的事情,沒有獲得老百姓的理解支援,反讓所有的人都認為難不成皇帝是傻了?

別人認為皇帝傻,這並不重要,只要皇帝他自己認為,這一切是對的,就行了,許建強回到宮中,看見崇禎皇帝,披著鐵甲,騎在馬上,開始射箭,射三十步之外的幾個人形靶子,上書劉遠橋、劉布、錢謙益、孫傳庭等人名諱,雖然沒有射中,但是身邊的人還是紛紛的叫好。

皇帝這樣的轉變,可是令許建強十分的欣喜,許建強是一個務實的人,一個務實的人,就不會被一些虛的東西遮掩了雙眼,說白了也就不會像其他的官員那麼天真和傻逼的認為,大明只有推行仁政,才會政通人和,才能滅掉華夏軍。

許建強就知道,大明帝國想要滅掉華夏帝國,生擒劉遠橋,將之千刀萬剮,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練出一支軍隊,然後把他們殲滅,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辦法。

所以皇帝有了這樣的改變,才是他想象之中有為之君,許建強在想,如果皇帝早十年這麼幹,哪裡有他劉遠橋什麼事。

不過現在也不遲,崇禎皇帝畢竟是大明的皇帝,富有四海,擁有數之不盡的財寶和資源,只要他決心做一樣事情,都是可以輕易的做到,都是可以併發出最大的力量。

試想劉家一個土豪,他們在地方練兵,在投入了資源進行練兵以後,也都輕易的練出了一支大軍,而皇帝擁富有四海,擁有整個天下,還擁有這麼多的文武官員,他們想要練兵,這就是水到渠成之勢,只要他一旦決心做,估計就有無數的名臣良將輔助,就可以達到事倍功半之效果。

所以看見皇帝射完了靶子,跳下馬來,許建強連忙迎了上去,拿了一個毛巾給他擦汗。

太監就是幹伺候皇帝的活,就連許建強都不例外,看見身邊的小太監拿著毛巾,還有熱水,他就忍不住接過了這活。

皇帝看見了許建強,非常的欣慰,對他笑了一笑,皇帝不再勤政上朝,而是改為禁中演武,少了以前病態之蒼白老態,多了幾紅潤,幾分神采,但是卻沒有拿他遞過來的毛巾和水。

這令許建強有些失望,難不成出去了半個多月,就失去了聖眷不成?

誰知道崇禎皇帝說道:“許愛卿你乃是朕之爪牙,翱翔於天上的雄鷹,雄霸于山上的猛虎,專門為朕收集錢糧,搏殺敵人,像這樣這些伺候人的活,不是你應該乾的活,鷹犬鷹犬,朕要你做鷹,不是做犬。”

皇帝這番說辭,可是令許建強非常的感動,他就要跪下來,卻是被崇禎皇帝扶住,他說:“許愛卿你為朝廷立下了大功,朕非常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