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斌一開口,倒是把這幫地方的鄉紳們的氣焰都壓下來了。

張文斌就是南陽知府,本地的父母官,真正的現官,這一幫鄉紳,他們完美的詮釋,什麼叫做不怕官就怕管。

而且他們也都沒少被張文斌收拾,如果是別的人當官,只怕都會對這些地方的鄉紳禮遇三分,只有張文斌這種海瑞式的官員,官場上的二愣子,才會根本都不怕鄉紳,收拾你們就收拾你們。

這些鄉紳,也都沒少往京裡面或者是省裡面告他張文斌的黑狀,但是以大明官場的黑暗,居然都拿他這位正直的官員沒有辦法。

張文斌大聲的說道:“既然朱公已經率領十萬大軍抵達此處,這十萬大軍的吃喝拉撒,都得著落在本地的鄉紳身上。爾等如果有任何的疑問,可以去淪陷區看看,且看那裡的鄉紳,還有活路嗎?這些當兵的如果無糧,發生了譁變,第一個遭殃的亦是爾等,爾等可是想好了,爾等有今天的榮華富貴,全靠是朝廷的恩澤,當朝廷都不復存在之時,且看爾等又從何處享受榮華富貴。”

張文斌在曉以大義,但是對這些鄉紳來說,如果是曉以大義有用的話,就不會有這麼多的問題了,所以對於張文斌所講的大道理,他們甩都不甩,有本事你來搶。

你還別說,張文斌還真敢搶,他接著就說道:“要麼就是諸位識相,自動貢獻錢糧,要麼就是讓當兵的自己去搶,本官可以告訴爾等,當兵的他絕對不會去搶窮光蛋。”

張文斌這一句話一出,才把這些鄉親們鎮住了,鄉紳們不怕當兵的,那是因為有這些當官的在彈壓,現在這些當官的都不彈壓,他們就不淡定了,在撕破臉皮的情況下,又在張文斌強行的攤派之下,這些鄉紳們勉強的同意了張文斌的攤派,他們湊出了一筆錢糧。

但是也搞得這些鄉紳們怨聲載道,官不聊生,最能夠體現問題的,就是朱燮元請他們吃的飯,他們最終還是不吃,寧願餓著肚子都不吃,這態度是非常的明顯,就是說什麼也不會與爾等同流合汙。

張文斌他也都不免感嘆,大明對這些鄉紳可是極其寬厚,光是不用賦稅免徭役,就令他們風光滋潤,但是在大明真正有難的時候,真正指望這些鄉紳們出手相救的時候,他們卻是一毛不拔,難道其就不知唇寒齒亡的道理嗎?

朱燮元也都高興不起來,他們用盡了辦法,撕破了臉皮,最終得到的糧響,其實是杯水車薪,這麼一點糧響,這不足以滿足十萬大軍所需,只是暫時能讓他們吃飽,這又該如何是好?難不成真的縱兵去搶?

這時候更加傳來了雪上加霜的訊息,他們接到了訊息,華夏軍組織軍隊,出征四川,接著壞訊息一個接一個,他們很快就接張有為等被處死,重慶被攻下來的訊息……。

儘管在撤往南陽之前,朱燮元命令秦良玉帶領的軍隊退守重慶,但是還是慢了一步。

重慶這地方,易守難攻,落入華夏軍之手,再想奪回來,這是不可能,不要說是秦良玉,就是朱燮元也都沒有把握。

朱燮元與華夏軍交過手以後,才知道華夏軍的厲害,他們能在夷陵城下大破敵人一個師,全靠是天時地利人和的作用,創造同等的條件相當的難。

一個新崛起的李定國,都讓他老虎咬刺蝟,無從下口,更不用說其他的那些能征善戰的老將。

朱燮元跟華夏軍交過了幾次手,也算對華夏軍有了一定的瞭解,對方的戰術沒有什麼高明之處,全憑實力碾壓,但是就是這種對手,特別的難以對付,人家這是一力降十會,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什麼都是浮雲。

正當朱燮元他們眉頭大皺,憂慮不已的時候,下面的人又傳來了一個更加驚人的訊息,這便是騎兵參將馬祥麟帶領一部分人走了。

突然聽到了這一份訊息,朱燮元十分的震驚,朱燮元反應十分的快,他馬上就意識到四川的秦良玉只怕要投降了。

秦良玉為人忠勇,對大明朝廷也是十分的忠誠,但是她同時還有一個身份,這就是石柱的土司,對這些土司官來說,家族第一,朝廷第二,誰能讓他們繼續當這土司官,他們就不介意向誰效忠,現在四川的局勢已經崩壞,開始向華夏軍一方傾斜,對方向他們投降,也都很情理之中。

對此朱燮元十分的憤怒,馬上命令大將魯拔群帶人去追。

魯拔群罵罵咧咧說道:“咱早就知道馬祥麟這小子不靠譜,今個果然是反水,咱就把這龜兒給拎回來,當著大帥你的面,擰下他的腦袋。”

這時候朱燮元突然間問:“馬祥麟帶了多少人走?”

探子說道:“馬將軍只是帶了他部下的二百人走,只是帶走了他們的隨身物品,並沒有帶走其他的兵馬。”

馬祥麟是接到了家族裡面傳來的訊息,知道家族裡面已經有了決斷,他不敢有任何的猶豫,馬上就開始出走,會力以赴的離開明軍的大營,他知道一旦留下來這裡,就是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