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形之下,文官應該在許多地方表現出氣節的一方面,用他們的話來說:平時袖手清談,臨危一死報君王,但是現在投靠華夏軍的人真心不少?

外面傳出了風聲,華夏帝國即將成立,他們已經放出了風聲,將要開科取士,本來許多準備鬧事的仕子和鄉紳,已經紛紛的開始備考了。

擔耽了啥,也不能擔耽科舉。

他們這些人以命來抵抗華夏軍,最終能得到什麼?能換來什麼?

戴千元這麼一問,真正的把秦良玉給問住了,把她逼退了。

戴千元說道:“秦將軍的忠義,整個四川人,誰人不知,但是現在天下大事己定,將軍何不選擇像那些道德君子文人雅士一般,眼見天下不靖,就回鄉養望,靜等天下太平,我家老爺子就是這麼幹的。”

戴千元這麼一說,其他的人也都紛紛的附和,齊聲道:“將軍三思。”甚至就連站在秦良玉那一邊的將領,他們都這麼認為。

現在的華夏軍,大勢已成,天下基本上已經沒有可抗衡他們的力量,抱著大明的大腿,實在是沒有什麼市場,如果有機會改頭換面,每個人都希望能夠抱上這一條粗腿。

秦良玉的手下們,他們追隨將軍南征北戰,肯定不是為了秦良玉的人格魅力,而是為了報答朝廷,出人頭地,換取功名。

既然這些東西,華夏軍也可以給他們,那為什麼一定要敵對華夏軍,一定要敵對這一片土地的主人?

這時候,他們的訊息已經走漏了,中軍大帳之外,站滿了前來打聽訊息計程車兵,他們焦急萬分。

到了這一刻,士兵們也無心作戰,軍官們所擔心的事情,其實士兵們擔心十倍。

當官的和軍官們,他們家中畢竟還有餘糧,再怎麼著他們的老婆孩子都餓不死,而這些當兵的,他們可是手停口停,沒有了錢糧寄回家去,家裡面憑著那一點貧瘠的土地,這不得讓老婆孩子餓死?

白桿兵他的作戰力普遍的強,高於明軍的平均水平,即使他們只是使用的比較原始的白杆長槍,但是卻能跟其他的各支使用火槍火炮的部隊鬥一個勢均力敵,這是因為他們是含有僱傭兵性質的一支部隊。

這支部隊計程車兵,大多數都是吃糧當兵,希望能夠透過打仗,獲得戰功,積累錢糧,寄回家裡面去,一名合格的白板兵,是可以養一個家。

但是如果戰死,這一切就無從說起,白桿兵沒有俸祿,沒有軍餉,只有口糧,只有立功了,才能夠獲得獎賞,所以他們作戰,人人爭先恐後。

但是軍官們的憂慮,也都傳染給他們部下計程車兵們,他們都看出大明,這是氣數己失。

如果重慶還在他們手上,他們還可以依靠重慶的錢糧和山勢地形的險要,抵抗敵人的入侵,就連如此重要的城市,都輕易的被敵軍攻陷,他們憑著這些窮山溝,如何能跟敵人大軍相抗。

陳述仁看見士兵們都圍了過來,民心可用,他大聲的說道:“將軍既然猶豫不決,何不讓所有計程車兵一起表決?我們所有的人選擇自己的命運,是為大明盡忠,還是自尋生路。”

這不是屁話嗎?哪個士兵會一心尋死的,但是陳述仁的說辭卻獲得了大多數人的支援和響應,他們紛紛的附和,這令秦良玉非常的難堪。

戴千元道:“江山變色,城頭變換大王旗,這幾百年來又何時少了,大明因天命而起,失天命而去,我等所要做的,就是順應天命,現在華夏軍勢大,我們何必要跟他們作對?放下武器回到家裡面,安心的耕田種地,豈不是好?

這話說到了大多數士兵的心坎裡,戴千元長期帶兵,他就知道這些士兵他們在想什麼,想要什麼?對於這些士兵來說,糧食比什麼都重要,老婆孩子熱炕頭比什麼都重要?

當官的和文人們,吃飽沒事幹的,會談禮儀廉恥,但是對於這些吃不飽的人來說,吃飽飯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戴千元他現在趁熱打鐵,他說道:“相信大家也都聽過一首歌謠:吃他娘,穿他娘,劉軍來了不納糧,這可不是歌謠,而是真正的事情,劉家出自山東的世家,家裡面金山銀山,有的是銀兩,根本就不缺錢,他們所到之處,從來都是輕徭薄賦,讓地方休養生息,如果大家做了華夏軍的順民,別的不說,吃飽飯是絕對沒有問題。”

秦良玉看見戴千元公開的在這裡唆擺這些軍官,這可是令她十分的憤怒。

但是有一樣事,令秦良玉十分的無奈,如果是別人,他可以說對方妖言惑眾,胡說八道,但是對方可是說到了實處,白桿兵雖然與華夏軍相敵對,但是對華夏軍許多事情,他們是瞭解,對方實行極其薄的賦稅政策,這一點有目共睹,他就是想否認,士兵們也都知道。

但是就是這一條,就收了這些兵的心,令他們再也無法為大明打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