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石柱土司(第2/2頁)
章節報錯
聽到了這個聲音,高富貴十分的震怒,他說道:“那個龜兒子說的,有種站出來。”他心裡面尋思,居然有人敢公然頂撞我,這就是對我權威的踐踏,得把這個人給揪出來,扒了他的皮,才能夠立威於眾。
高富貴存心搞事,他就往著那聲音走去,結果卻發現,這聲音乃是戴千元說的,戴千元牽著一匹馬,冷冷的看著他。
看見戴千元,高富貴一時倒是不敢發火,他說道:“你這馬伕不在馬房裡面幫忙,來此作甚?你可是知道,妄議軍機,乃是死罪。”
戴千元說道:“妄議軍機,你這草包,還敢在老子面前說軍機。”
高富貴說道:“這樣的話,第二次聽到,這就是誹謗上官了。”
戴千元冷冷的說道:“什麼誹謗上官?你是哪門子上官?老子今天官復原職了,還得用看你臉色做人不成?”
聽到對方官復原職,高富貴臉色一變,他這才發現,對方換上了一身鐵甲,也都拉著他以前的那一匹黑馬,這可是將軍才有的行頭。
高富貴驚疑不定,他說道:“你來此做甚?”
戴千元說道:“本將奉命出使石柱,前去勸說他們投降,願意作為本將隨從者,且跟我來。”
戴千元這麼一說,馬上便有上百個人大聲的說道:“我等願追隨將軍。”
你還別說,戴千元雖然他為人卑劣無恥,但是他確實是救了許多人的命,讓大家活著回來,許多人反而認為,戴千元才是好人,張有為這種人只是帶著他去送死。
戴千元冷笑的看著高富貴,說道:“想踩著老子上,門都沒有。”
石柱以石潼關、砫蒲關而名,後周置施州,唐改青江郡,宋末,置石砫安撫司,元改石砫軍民府,尋仍為安撫司。
石柱宣慰司在元代叫石砫軍民宣撫司,明玉珍改安撫司。
洪武八年正月為宣撫司,屬重慶衛。嘉靖四十二年改屬夔州衛,天啟元年升為宣慰司。
其東有石砫山,又有三江溪,即葫蘆溪之上流也,西南距夔州府七百五十里,石砫安撫司,從其地有石潼、砫蒲二關也。
石柱東北四十里有山,形如張蓋,俗曰石涼傘,即石潼關之說也,司東北一百二十里,與湖北忠路司接界,有山如砫,直插雲端,四時雲霧倏合,司人以此驗晴雨焉,即砫蒲關之說也。
遠在南宋建炎三年,陝西扶風人,馬援三十九代孫,馬定虎率領馬定龍、馬定彪等扶風子弟兵與陳溫、冉守時聚集夔州,於大矗山大敗苗蠻後盡駐建始磨刀溪,建炎四年彙集南路土司,攻破覃勾,據施州。
覃勾退居七曜山,馬定虎派輕騎五百由龍嘴河、都會壩絕其後路,遂成擒,南宋朝廷以其山川形勢“中有石峰高聳插空之語”封馬定虎為石砫砦最高軍事長官,節制九溪十八峒施州大田所,外馭三川:洞源、石渠、溪源三里戶口,西分南賓縣之半,併為食邑。
外馭三川:洞源、石渠、溪源三里戶口,外馭就是另外管轄控制的意思,即另外還管轄控制著三川:洞源、石渠、溪源。洞源、石渠、溪源三里恰好是當時南賓縣的管轄範圍,相當於今忠州的管轄範圍。
馬定虎等獲勝後,馬家為安撫使,陳家為安撫使同知,冉家為安撫使僉事,共同節制九溪十八洞,官職世系,三大家族,三分天下,傳承至今,但因馬家為長且掌軍權,外人只知有馬家,不知有陳、冉二家。
石柱位於重慶東部長江南岸,南北長百里,東西寬六十里,實控面積三百里之地,其地處渝東褶皺地帶,屬巫山大婁山區,境內地勢東高西低,呈起伏下降,群山連綿,重巒疊嶂,峰壩交錯,溝壑縱橫。
石柱的地勢極其險要,北面的方斗山與南面的七曜山,順西南、東北近似平行縱貫全境,形成兩山夾一槽的地貌特徵,峽谷內的多數溪流匯聚成為龍河,縣城南賓鎮的獅子壩就在龍河邊上,方斗山與七曜山,分出九條枝龍前來獅子壩飲水,名曰:九龍歸中。
土司又稱土官,是由朝廷任命和分封的世襲地方官,土司的後人,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統其兵、世襲其職、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石柱宋元時期的土司管轄範圍很大,大概治理範圍為現在的石柱縣、忠縣、豐都、秀山、酉陽、湖廣恩施和貴州一部分地界,可以說勢力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