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門前的一戰,雖然時間十分的短,才打了兩個多時辰,但是卻是非常的慘烈。

雙方都是使用的冷兵器,在短距以內,進行極其慘烈的搏殺,刀劍相加之中,每時每刻有人慘叫倒地。

秦良玉部是明軍的精銳,為了保家衛國,奪回失地,他們那是用盡了全力,雖與同鄉交手,卻是毫不留情。

本來想以獅子搏兔之勢,一舉的拿下這一股投降的叛軍,誰知道這一股投降的叛軍,他們可是併發出巨大的戰鬥力。

居然在白桿兵全力以赴的進攻之下,頂住了他們的攻擊,還把他們殺的敗退,如果有必要,華夏軍的指揮官讓他們跟對方死磕,只怕會殺得更加的慘烈,真正的死戰至最後一兵一卒,絕不言退。

不過華夏軍的高層,還算是厚道,沒有把他們當槍,死命的消耗,而是見好就收,看見這些人成功的頂住了白桿兵的攻擊,並且也打出了它的價值,所以就鳴金收兵。

今時今日的華夏軍,他們很少使用這種冷兵器搏殺的方式來進行戰鬥了。

自從拿下江南以後,華夏軍就一躍的成為東方世界中,僅次於大明的強大勢力。

但是他們也都有他們的短板,這就是崛起的太快,手上的人太少,所以劉布才會有放緩腳步,制訂擴軍百萬的計劃。

在這種擴軍思想的指導之下,他們需要拉攏更多的人來加入他們的軍隊,比如說他們看上了天府之國的四川,想佔領這一片地方,但是他們是不可能憑著自己的實力對其進行鯨吞的。

四川可是將近五十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山東這般龐大,單憑劉康區區的萬來人,想拿下此地,是非常的困難,所以他們必須聯絡本地的豪強,強強聯手,才可以控制這一片地方。

劉康鳴金收兵,準備讓他的精銳上,跟名聞天下的白桿兵交手,但是對方卻率先而退。

秦良玉是一個帥才,她懂得審度時勢,知道敵強我弱,自然不會拼死的跟敵人拼命。

所以命令部隊後撤,再做打算。

劉康是一個用兵非常穩的人,他看見對方雖然是退了,但是退而不亂,只是他們的銳氣受挫而已,並沒有影響到他們的根本,所以一時半會之間,沒有派兵追擊。

華夏軍有華夏軍的優勢,在大規模野戰和正面交鋒上面,他們列隊為陣,火炮齊發而戰,是目前威力最為強大的,但是如果在荒郊野外追殺對方,還不如騎兵,還不如對方這些使用冷兵器的步兵。

特別是他們初來乍到,對於這裡的地形非常的不熟悉,更加大了他們的進軍難度,降低了他們的戰鬥力。

華夏軍人生地不熟,才給了戴千元和高富貴這等人以機會。

如果是以往,即使華夏軍重用他們,也會有所保留,不會如此的重用。

當戴千元和高富貴得意洋洋,率師而歸的時候,受到了劉康熱烈的歡迎,劉康還率領了城中的權貴和鄉紳,當眾給他們敬酒,表示出極大的尊重。

戴千元也想不到,他居然能夠擊退名聞天下的白桿兵,這一次算是在華夏軍面前露了臉,以後的地位就穩了。

華夏軍強勢進入四川,本來就是大勢已成之事,變數很少,秦良玉部的出現,便是其中之一,秦部的敗退,正式宣告,他們已經成為當地最為強大的勢力。

秦良玉乃是重慶府忠州人,也就是盤踞在石柱一帶的土司,世代襲領石柱宣慰使之職,雖只有六品,但上管軍下管馬,宛如土皇帝,給個一品官都不肯換,他們是地頭蛇,在這一片土地上紮根了幾百年,樹大根深,勢力十分的大,一方頂級富強。

但是也有一點,雖然他們是石柱的土司,是這一片地方的土皇帝,但是有一點,他們也都離不開這一片土地,因為這是祖先傳給他們,朝廷承認的,在這裡是土皇帝,離開了便什麼不是。

為了讓這職位,世世代代傳下去,馬家就在家主被朝廷害死的情況下,都得為朝廷效力,可見他們為了這一個官位,多麼的委曲求全?

對華夏來說,秦良玉這土司是有點難對付,但是也有她的弱點,石柱土司就是她的優點。

如果是以前,華夏軍沒有進入四川,還真是拿他們沒辦法,但是他們進入四川,並且已經控制了重慶的情況之下,隨時可以進攻石柱,對他們進行犁庭掃穴,對方的顧忌就多了。

有一點劉康是不明白的,劉布好像對秦良玉等人充滿了敬佩之意,他也都非常欣賞對方,一直寫信給劉康,讓他善待對方,如果有機會招降,還是要創造一切條件來招降。

劉布的話,就是命令,劉康不敢有任何的猶豫和拒絕,但是他知道這就是一頭老虎,要馴服她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