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搶先一步(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是世界上,共富貴就容易,共患難就難,肉本來就那麼一點,華夏軍會分他們一口嗎?想到這裡,這些人就開始擔憂起來了。
李定國何等精明一個人,看見這些人臉上患得患失的神情,就知道他們在想什麼,所以李定國也是毫不猶豫的當場表示:“所有在城牆上的人,都算是華夏軍的人,都算是功臣,咱們今晚歡飲旦達,明日敘功論勞,人人有份。”
這句話一出,令大家放下心來。
他們為此歡喜雀躍。
只是李定國有些不太高興,別人不知道朱燮元的大軍,為何迅速的北撤,他卻是知道原因,李定國在想,如果是我,也會這麼幹。
劉布的大軍秘密的突襲夷陵,肯定不會廣而告之,告訴所有的人的,但是他還是派了特使,透過漢水入城,通知了李定國。
不過這是軍事秘密,只有主將李定國知道,主要的目的,是為了穩住李定國的心,讓他放心的打仗,不用慌亂,還有援軍在此。
而且可以這般說,李定國跟朱燮元同時收到的第二次夷陵大戰的訊息,他也都知道,劉布兵出夷陵,破城而入,殺死了張有為,大破敵人十萬大軍。
如此顯赫之兵威,如此強大的武力,傳到朱燮元這裡的同時,李定國也都接到了信使傳來的命令,這就是要求他不惜一切代價,費盡一切心思,務必要把敵人拖在這裡。
但是李定國出手終究還是慢了一點,他還沒有出手,對方就迅速的撤退了。
李定國雖然想追殺對方,但是他知道以對方這樣子迅速的撤退,不可能不留有後手,肯定埋伏有一隻精銳的騎兵斷後,如果你敢去追殺,肯定會中了他的埋伏。
李定國他就在感嘆:如果讓我有一隻三千的騎兵,就要叫他們潰不成軍。”
李定國副將說道:“將軍!我們手上也有五百多騎兵,何不追殺而去,即使殺不了敵人,也可以製造混亂,讓他們跑得更快。”
李定國說道:“沒啥用處,兵力太少了,對敵人造成不了真正的打擊,而且對方一定會留有後手,恐有埋伏。”
李定國這般說了,副將也不敢開口,他們能夠守住襄陽城,已經是相當的僥倖了,現在守住了襄陽城,就是立下了天大的功勞,即使出城多殺一些敵人,也是錦上添花。
如果這是敵人的奸計,來一個回馬槍,反殺他們一招,在殺死他們的人,然後趁勢攻進城中,他們就樂極生悲了,這種計策,可是最普通不過的事了,所以他們擔心對方有假,乾脆就視如不見,只要襄陽城在他們手上,他們就可以控制這一個地區,控制整個區域,立於不敗之地。
你還別說,朱燮元大軍迅速的撤退,很多輜重都不要了,直接就命令人放火燒掉,他所需要做的就是迅速的把這一支部隊撤出湖廣,進入河南南陽地區,以那裡一帶的地形跟敵人展開對峙。
當然他也有一個想法,如果別人敢出城來追殺他們,這就不錯了,他準備了一支一萬人的精銳部隊斷後,這一支部隊就由驍勇善戰的馬祥麟率領,他跟馬祥麟說道:“如果對方敢追殺出來,你就設下埋伏,把他們殺死,趁機奪取襄陽城。”
朱燮元有這樣的想法,只是城中的將領非常的精明,又或可以說是兵力太小再或者說是貪生怕死,根本就沒有出省追殺他們,所以他的計策也就註定無法成功。
朱燮元立馬山上,他是最後一批撤退的人,他也有存了最後一絲的希望,就是對方冒險出城追殺他們,他們就可以殺對方一個回馬槍,趁機奪城,誰知道對方如此的精明,根本就沒有如他們所願,也沒有去追殺他們,而是依舊嚴陣以待,堅守著襄陽城,他知道沒有機會,只好命令部隊,全力以赴撤退。
在攻打襄陽城七天以後,朱燮元的大軍,無功而返,迅速的向河南南陽方向進行撤退。
朱燮元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住這一支十萬大軍,以免遭到了劉布和劉忠勇數十萬大軍的夾擊的危機。
但是這也意味著,明軍徹底的放棄了南方,在長江以南,再也沒有可以跟華夏軍抗衡的軍事實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