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形勢嚴峻(第1/2頁)
章節報錯
華夏軍形勢好轉,就是大明形勢不好的時候。
北方訊息傳遞更加的困難,他們是在夷陵之戰的十幾天之後,才傳到這裡,而且他們能十幾天收到夷陵慘敗的訊息,這還是得益於許建強最新建立的情報傳輸系統。
大明原有的情報傳輸系統,本來就是十分的快捷的,當年的大明帝國,藉助著這驛站系統,征戰四方,無往不利。
無論是對南方的安南用兵,還是對漠北的蒙古人用兵,都十分的方便快捷。
但是經過二百多年的發展,這一套便捷的系統,也都像是大明帝國一般逐步的走向腐朽,走向了沒落。
更坑的就是崇禎皇帝,為了節省一大筆開支,居然把全國的驛站都取消了,這也就這確實也讓朝廷表面上省了一些錢糧,但是對大明絲毫沒有幫助,大明依然是被緊張的財政壓得喘不過氣來。
但是他取消了這驛站,可就是讓百萬人失去了飯碗,一夜之間變成了無業流民,變成了無家可歸的,人他們別無選擇,只能造反,李自成就是其中之一。
這一筆賬,崇禎皇帝沒算過,他還在為自己節省了開支而沾沾自喜,如果讓他知道現在席捲北方几個省,令大明耗資千萬也剿滅不了的流寇之亂,就是他為了省一點點開支而省出來的,不知道他會怎麼想。
而且取消了這些驛站系統,其弊端馬上就出來了,其傳統的資訊傳遞方式沒有了,這就令許多人都非常的不適應和不習慣,乃至於產生更大的混亂。
在重大情報之中,地方官員不敢絲毫的拖延,只能動員大量的人力物力,一級一級的傳遞上去,這對於一些普通的情報來說,這就麻煩了,這就不知道應該如何傳遞了,這也是大明對付地方的形勢失控,控制力越來越差的一個原因。
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下面發生了是什麼事情,上面的命令也傳達不下去,所以兩者之間就產生了巨大的混亂和不安。
許建強也是這一件事情的親歷者,當年在取消驛站的時候,是崇禎二年,他還在劉遠橋身邊侍伺,當時劉遠橋還是大明的臣子。
劉遠橋是痛心疾首,當時他就說:“朝廷此舉,實在是愚蠢至極,這與撿了芝麻丟了瓜,有何分別?朝中袞袞諸公,目光短淺至此,不當人子也。”
就以許建強的智慧,他都明白一點,這是非常愚蠢的一件事,也不知道皇帝是聽誰的,居然做出這樣的事情。
大明的驛站系統是太祖皇帝就制定下來的,他可是令上百萬的人有了一份活幹,雖然花費了不少的錢糧,但是它也在發揮積極的作用,而且朝廷也透過他安置的大量的人員,這些人專心的為大明服務。
現在好了,突然之間就有這麼多人丟了飯碗,而且還是粗暴的一刀切,什麼都不管,不出亂子才怪,估計等到他們知道,席捲全國之亂的流寇頭子之一李自成就是其中之一,就是被他們逼出來的一個估計,他們會腸子都悔青了。
不過這也是大明朝廷一貫的尿性,朝廷所有的反賊,其實都是他們逼反的,原來是他們體系的一員,被他們逼的走投無路了,最終就是造反了。
你還別說,這一套還真的是如此,早在萬曆年間就開始造反的努爾哈赤,他本來就是大明建州衛的指揮使,所以人稱建奴。
而在西南造反了十多年的奢安之亂,他們也是大明在西南的土司,官方的宣慰使,再到最近劉家之亂,劉家也是朝廷體系的一份子,最終還是因為雙方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走向了滅亡,大明所有的敵人,都是自己的手下,最終被自己逼反,劉遠橋把這一切叫做官逼官反。
當然,朝廷他肯定不會這麼想的,朝廷他始終想的就是,我等如此奉公守法,如此的體恤民情,奈何天下之間,刁民如此之多?
皇帝則在想的也就是,朕兢兢業業,敬天法地,奈何總有刁民想害朕,就是因為不同的立場,決定了不同的想法。
當皇帝接收到這資訊的時候,第二天就是除夕之夜,因為之前的夷陵大捷,皇帝龍顏大悅,準備舉行一場盛大的國宴,款待群臣,振奮民心士氣。
誰知道就在這一個時候,傳來了如此驚駭震撼的訊息,所有的人都驚得呆了。
當初的夷陵之戰,他們有多麼的振奮,有多麼的高興,現在就有多麼的震驚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