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們用一隻疲憊不堪的部隊去跟敵人的精銳作戰,是一種非常不明確的做法。

當日夷陵城下,全力進攻城市的毛勝利,如果他不那麼貪功,冒雨攻的話,把部隊全部用上,連預備隊都沒有,那麼敵人想偷襲他也都不容易。

當他全力以赴,用盡一切力氣攻打城市的時候,敵人突然間出現,他們雖然發現敵人的援軍出現,卻不知道如何應對了。

劉布也不想出現這種情況,那就是當他的部隊千里迢迢,千辛萬苦趕到襄陽城下的時候,士兵疲憊不堪,連彈藥都不足,如何跟敵人的精銳之師拼命?

儘管劉布他知道,這樣子是無可奈何之舉,會給敵人以準備的時間,如果是別的將領,未必能利用這樣一段時間,但是對手可是朱燮元,一個精明之人,肯定會有針對性部署和應對,但是也都沒有辦法。

華夏軍在攻佔了夷陵以後,馬上就就地休息,也算是休整,一方面接受來自後方的補給,他們的彈藥損耗極多,沒有足夠的彈藥,也都沒有足夠的勇氣去跟敵人幹架。

這就是火器部隊與其他部隊的不同,他們對後勤的要求極高,像一般的部隊,士兵就是一把刀,一杆長槍,再扛上糧食,就可以去打仗了,但是他們卻要把他們的武器、彈藥,還有大炮等各種東西都拉出去才行,這就顯得就有些遲緩了。

不過劉布也不是如此的被動,在第二天的時候,他馬上就命令他精銳的蒙古騎兵,搶先出發,蒙古騎兵有一個好處,這就是他們可以一邊趕路,一邊休息。

劉布就擔心一點,如果他的援軍來的遲了,襄陽讓朱燮元攻了下來,那樣子,對於整個戰略格局來說,就是極大的被動了。

襄陽是一個可南可北的地方,無論是誰控制了他,進攻南方或者是進攻北方,都是十分的便利,對於華夏帝國來說,如果這一個地方讓敵人控制了,他們的心腹之地湖廣和江南,隨時就處於敵人刀鋒威脅之下。

李定國在苦守襄陽城,劉布對李定國有信心,但是有信心並不代表一定會成功,這世界上信心十足去幹一件事,最終卻是失敗的例子,多不勝數。

李定國有能力,個人也十分的勇武,但是他的人數太少了,只有幾千人而已,跟對方由名將統帥的十幾萬大軍相比,沒有什麼優勢。

這就是劉布信心不足的地方,如果給他李定國一萬軍隊,劉布就相信,他李定國肯定能夠守住襄陽,以朱燮元的老謀深算,只怕也討不了便宜。

李定國可是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在原版的歷史裡面,可是成為南明抵抗清朝唯一的亮點,其三蹶名王,威震天下,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只怕這歷史都得改寫。

現在李定國歸順於劉布,在劉布手下當一名軍官,劉布給了他一個更大的舞臺,就希望他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

如果是別人,未必就敢破格的把一個隊正,直接升了十幾級,升為師正。

要知道師正一級,已經是華夏軍之中高階軍官了,再高的就是大帥級,就是劉忠勇、劉布一級的人物了,這樣的人物,往往不再負責指揮作戰,關鍵時才委派使用。

他們一個師正,直接就負責一個師,負責一個行省的戰略戰役行動,就像當初的毛勝利,讓他統兵兩萬去攻擊夷陵,勝利以後趁機穿過三峽,進駐四川,拿下整個四川。

誰知道他們這麼倒黴,居然遇上了大雨,又遇上了朱燮元這一個妖孽,令他們的戰略計劃受到了巨大的打擊。

幸好劉布迅速的做了反應,為他們做了補救,否則華夏軍的整個戰略格局都要大大的改變。

但是即使劉布做了補救,也都令他們的計劃受阻,這就是他們的兵力損失這麼大,一時補充不及,對於許多計劃都無辦法展開。

如是以往,多了兩萬人的青州師在手,劉佈會毫不猶豫,直接就派兵拿下四川,自己則親率大軍北上襄陽,滅了朱燮元。

但是現在則不同了,他只能夠選擇單方面行動了,他們現在是沒有辦法進行兩線開戰了,這種困境,不是劉布所想看見的,但是也都沒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