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千元他是有理由生氣的,他今天這般厚顏無恥向華夏軍求饒,其實是為了讓大家活命,讓更多的人不用做奴隸,這些人居然不解其苦心,認為他就是一個貪生怕死之徒,這令他十分生氣,他便要對這些人曉以大義,拉其下水。

大將劉康他在一旁勸說,他說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既然這些人不願意歸降於我華夏軍,又何必勉強呢?”

戴千元雖然裝作兇狠和厚顏無恥,其實是為了讓更多人活命。

劉康表面上是笑眯眯的,一團和氣,任人自由,事實上他是想是要幹掉更多的人,他有許多朋友,也在青州師裡面,這樣的血海深仇,有機會報仇,他是不會放過。

戴千元在楊康的一說之後,便不再吱聲,既然各自有了立場,各自有了選擇,便各安天命吧,大家用請示的眼光看向了劉布。

劉布一直就在旁邊,冷冷的看著這一場鬧劇,既然這些人做出了選擇,劉布不再言語,縱馬離開了得勝碑。

夷陵之敗給華夏軍帶來的巨大的創傷,特別是朱燮元大舉屠殺俘虜的舉動,讓他們深感憤怒,在劉布攻下此城以後,沒有進城,而是馬上前去得勝碑這裡,主要就是為了憑弔祭拜這些被殺害計程車兵們。

敵人眼裡的亂黨逆賊,卻是華夏軍的英雄,他們為華夏軍的事業,光榮犧牲。

明軍士兵的命是命,難道華夏軍士兵的命就不是命嗎?必須有人為此而負責,毛勝利是當場戰死了,如果他沒有死,打了這麼巨大的敗仗,他也都會被劉佈下令處死,為將者,千萬部下盡死,他豈可獨活?苟活下去,這又有何意義?

對於一手造成這樣慘案的明軍官員,劉布沒有任何的理由放過他們一馬,如果是當代其它的軍官,估計連戴千元他們獻出重慶城,都不能讓他們保命,劉布只是內心還有一絲人性,在找一個理由讓這些人活命,既然他們不識相,這就不要怪他不客氣了。

對得敵人,就必須狠辣無情,沒有人情可講,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劉布離開了得勝碑以後,他的親兵團隨之離開,他們返回了城外的軍營之中,暫時休息,夷陵才剛剛攻下來,還沒有百分百的安全和綏靖,所以他們是不會進駐的。

劉布是離開了,但是他手下的幾名大將還沒有離開,他們必須做一些事情,才能令部服氣,三軍服氣。

布日固德陰惻惻對戴千元說道:“五馬分屍,這可是你說的,咱還沒見識過,讓咱開開眼界唄。”

戴千元就知道,今天對方是不會輕易饒過他的,沒有投名狀,他就不可能活命,對方也不可能信任他,只有殺死了張有為這巡撫和官員,他才無路可退,華夏軍才會對他有那麼一點的信任。

戴千元狠狠的說道:“既然這些人不識相,就由小人送他們一程好了,大人且看小人的忠心。”

整個得勝碑附近,就是一個巨大的軍營,無數的華夏軍士兵集結在這裡一帶,一是憑弔他們戰死的戰友,二就是處決這些明軍的俘虜,為他們戰死計程車兵報仇,他們內心充滿了巨大的憤怒和痛恨,這仇必須要報復。

剩下的這些官員們,他們嚇得臉色如土,終於有人抵受不住強大的壓力,想要走過來,但是卻被戴千元拒絕了,戴千元他說道:“早幹什麼去了,你以為華夏軍就是客棧嗎?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嗎?既然你等傾向朱明,現在就為朱明殉葬吧?”

投靠戴千元這些人,也都紛紛的被解開了繩子,解開了繩子並不是讓給他們自由,而是給他們活動的便利,讓他們找來繩子和馬,由他們來負責行刑。

這很諷刺,處決明軍的是明軍。

眾目睽睽,光天化日之下,他們殺害了大量的朝廷官員,從此以後,他們就沒有回頭路可走了,也只有這樣子,華夏軍才敢信任這些人,否則誰敢把他們放走?

把他們放走是一件小事,就怕放走了以後,又來跟華夏軍為敵,這就後患無窮了。

幹他們這一行,無威則不以立足於天下,說殺人就得殺人。

只有讓敵人又畏懼又害怕,才可以屹立於天地之間,所以他們打敗了敵人以後,採取狠狠的懲罰措施,這些人都是認可和同意的。

明軍被華夏軍的殘殺,也都讓人感到世事的殘酷無情,一旦粗心大意,被敵人打敗,落入敵人之手,那就是生不如死的下場。

華夏軍對於戰死和陣亡計程車兵,是擁有極高的撫卹和待遇的,這種待遇足以令他們的家人過上極其好的生活,但是對於全軍覆沒的青州師的撫方案,卻遲遲沒有出來,就連華夏軍內部高層人士都認為,對方竟然已經如此慘敗,還給他們以撫卹,以後如何服眾?

還有人對華夏軍敬畏,有會有人以為國捐軀為榮嗎?軍人之死,還稱得上是犧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