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周延儒他還有一些隱憂,這隱憂就是,皇帝從貪官這裡獲得了一些錢財,他會不會嚐出癮來了,以後都這麼幹,沒錢的就拿這幫當官的來開刀,這就麻煩了,這也就是他隨大眾來這裡鬧事的原因,現在看看見皇帝鐵了心這般幹,他又不敢鐵了心的跟皇帝對著幹。

皇帝當場的毫不留情的辭退了陶醉,然後表揚了許建強。

許建強道:“這都是微臣的份內之事,微臣願意辛苦一趟,把銀子送往保定大營,如果幾位大人不信任,儘可以派員隨從,但是微臣可以保證一點,那就是送多少錢去,就是多少錢,沒有火耗,沒有途損。”

許建強他現在都這麼說了,這些官員現在誰又敢找他麻煩?

許建強他可是一個陰險的人,心狠手辣,又有皇帝的支援,如果跟著他去,會不會被他盯上這也難說,像是高讀書。

今天這一件事,算是為崇禎皇帝解決了他的一些隱憂,他必須在過年前籌出一大筆錢來,首先支付天津大營和保定大營的經費。

天下各鎮,處處欠錢,為什麼是這兩處,那是因為他同時也在策劃一次大反攻,只等明年春暖花開,道路解封的時候,就馬上出兵,南下攻打,他不可能坐視對方佔據了江淮,佔據了江南。

但是要驅動兩支大軍,讓他們去打仗,這可是不容易,現在的兵可不比以前好糊弄了,沒有足額錢糧,沒有開拔費,他們就絕對不肯出兵,現在大明已經走入了一個危險的境地。

這就是皇帝控不控制不了文官,文官控制不了武官,武官又控制不了他手下的這些兵。

這些兵看起來是如此的橫蠻,如此的兇猛,但是他們打仗卻是畏敵如虎,遇上敵人,基本上都是一觸即潰,他們打不過建奴,打不過蒙古人,打不過流寇,自然也都打不過最近才崛起來的劉賊。

大明作為天朝上國,結果在最近的這些時日,一直的都被敵人壓著來打,想當年太祖皇帝崛起於淮泗,可是打敗了天下間最強的蒙古鐵騎,建立了大明帝國。

崇禎皇帝每每想到這些事情,他都是十分的生氣,十分的惶恐,覺得無助,滿朝文武百官,那麼多都是名臣,但是能幫到他的,卻是沒有一個人,許建強冒出來的時候,只是他別無選擇下的一個任命。

能把他提拔到這一個位置,主要還是出自於對付劉遠橋,因為他擔任劉遠橋的管家幾十年,對劉遠橋的瞭解非常清楚透徹。

許多人是反對皇帝這一個決定的,認為他這樣子就把一個人提拔為東廠提督,實際上相當於一步登天。

支援他這一個決定的,只有王承恩一個人而已,結果就是他這樣一個危險的決定,為他帶來了巨大的回報。

他自己也都想象不到,他會造成這麼巨大的回報,遠在滿朝文武百官之上。

許多人對付劉遠橋,他都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但是好像沒有一個是有用的,劉賊的勢力越來越大,壓制得他們連頭都抬不起來,只能以節節敗退來形容。

丟失了江淮,丟失了南京,大明就不再是以前的大明,就不再是以前的天朝上國了,這些大臣嘴中說的好話,但是崇禎皇帝可是十分的恐懼,十分的彷徨,他就知道一點,大明距離滅亡,就是一步之距了,如果他不採取斷然的措施,估計大明撐不了十年。

所以他看見這些官員到了現在,還是抱著以前的那一套,沒有進行改革,沒有進行補救,這樣子搞法,始終會搞死他們,許建強他做的雖然是有點過分,但是卻是實實在在的為他解決了問題。

到了現在,崇禎皇帝他只需要實實在在的東西,對於那些虛的東西,已經是看不上眼了。

如果是以前,對方名聲不好,出身不好,即使做了再多的事情,也不會獲得他的認可。

以前崇禎皇帝,他是堅信一點,眼前的困難,是暫時的,他們一定會支撐過去,一定可以走出眼前的困局,但是現在他自己對這信念都有點動搖了,如果不能打敗崛起于山東的劉賊,就是他們朱明皇朝滅亡之時。

想起他遠在山東的宗親,德王和魯王的下場,他不寒而怵。

而看著山東官員們的眾生相,他也是顯得有些憤怒,作為皇族,他們在劉賊攻入濟南以後,成為了階下之囚,男的入獄,女的受盡侮辱。

而這些當官的,要麼是辭職不幹,回家享受他當官多年獲得的財產,要麼就是投靠了劉賊,繼續當他的官,大家影響不大,唯一受到影響的,就是他們皇族,看他們的樣子,就像是換個東家,重新幹活。

想到此處,崇禎皇帝癯然而驚,他這才明白,即使大明完了,也就是他們這些皇族走投無路,而這些當官的,他們只是換了個主子,改頭換面,一樣的當官。

崇禎皇帝一拍御案,他大聲的說道:“許提督,只要能為朕收集到足夠的軍餉,朕授你便宜行事,先斬後奏之權。”

許建強大為歡喜,跪了下來,磕了三個響頭,說道:“微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叫士為知己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