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建強自然不會把他以前的黑歷史,一五一十,真真正正的告訴皇帝,

而是說他身在曹營心在漢,因為揭發了劉遠橋謀反的事情,所以遭到劉遠橋的迫害。

別人入宮淨身,這是去勢,說白了就是把那玩意給切了,許建強則不同,他的是凍壞的,然後切去的,不過他卻說揭發劉遠橋的謀逆以後,被對方扔在冰水裡面泡壞的。

他是早就揭發了劉遠橋謀逆這事實,身在敵營,忍辱負重,又加上他知道了很多劉家的事情,並且作出了一些保證,獲得皇帝的破格提用。

崇禎皇帝重用許建強,那是因為他聽說許建強可是把劉家搞得烏煙瘴氣,還睡了劉遠橋的女人,好像這是目前大明朝廷,對許劉遠橋傷害最大的一個人,既然他如此的瞭解劉家,就由他掌握東廠,專門負責對付劉家。

他重用許建強,這是乾綱獨斷,冒了好大的風險,結果許建強是不負他所望,居然拿出瞭如此好的成績,令他欣慰不已。

滿朝的文武百官,只知道向他伸手要錢,只有許建強主動的把大筆的錢糧送到他的手中來。

這是在他執政十年之中,前所未有,此人沒有忠臣之名,乾的卻是忠臣之事,做到了許多大臣都做不到的事情,想到那一位視錢如命的戶部尚書,只要向他要錢,就苦著臉,像死了全家一樣,相比之下,許建強輕易卻搞得到這麼多的錢,就令他懷疑朝中文武百官,就沒有一個好人,全部聯合架空他,聯合的坑死他。

這時候王承恩他在旁邊說道:“皇上,這關於許提督的三十五份彈劾,這該如何是好?是否留中不發!”

崇禎皇帝大為氣憤,他說道:“什麼留中不發?扔了!”

他就是再遲鈍,也都知道許建強算是把朝中這些官員他們的蛋糕動了,把他們得罪狠了,但是放眼當今的朝廷,也只有這樣的人能夠為他做事了。

崇禎皇帝從御座上走了下來,把跪在地上的許建強扶了起來,他說道:“許愛卿,你立下了大功,也不枉朕對你的破格提用。”

許建強說道:“這只是臣應該做的。”

崇禎皇帝他說道:“劉賊勢大,國家多難,許卿你有何良策?”

如果是以往,他絕對不會提出要求,絕對不會向一個太監問計,這樣子顯得自己太沒用了,太掉價了,而且他也都認為,不可以給太監以任何的權利,但是到了今天這一地步,他發現能幫他的,好像只有太監了。

崇禎皇帝以前是非常的天真的認為,這些讀書人飽讀聖賢之書,忠君愛國乃是為人臣之本分,這都是他們應該會做的,但是現在他們才發現,太天真了。

特別是錢謙益的歸降,給朝中的文臣造成了巨大的打擊,也在皇帝的心目中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壞印象。

崇禎皇帝認為,像錢謙益這種人,他落入了敵人的手中,應該要自殺謝罪才對,誰知道他沒有自殺,居然委身事賊,而且還勸降了他的友人司徒唯一,獻出了鎮江,讓南京迅速的淪陷,這種奸臣,百死不足贖其罪。

他錢謙益是什麼人?他是高中探花的能人,也都是朝廷在翰林院中養望十幾年的清流名士。

但是到了國難當頭,生死關頭,他竟然做出如此之事,真是令人齒冷。

連錢謙益都能投降,試問這些名聲還不如錢謙益的人,如何能保證他們不會投降,在這一刻起,崇禎皇帝已經不再信任這些文臣了。

朝中的文武大臣,他一個都不信了,這些人個個都貪生怕死,撈銀子的時候,爭先恐後,讓他去打仗拼命的時候,卻是畏敵如虎了,他非亡國之君,而諸臣此乃是亡國之臣也。

許建強他並沒有因為皇帝向他請教,而得意揚揚或者是得意忘形,他說道:“臣只是一介庸人,根本就不懂什麼軍國大事,但是隻明白一點。”

崇禎皇帝聽見對方這般說,他是有些失望的,其實他也是隨口一問而已,誰知道對方居然有答案,而且只有是一條這般的簡單,他不免好奇問道:“哪一點?”

許建強說道:“奴才雖為庸人,但是也明白一點,這就是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士兵吃飽喝足了,不一定能夠打勝仗,但是沒有吃飽喝足,就一定不能打勝仗,像是盧象升大帥及其天雄軍,皇上就應該要重重的撫卹,只有如此,別人才會爭相效尤,燕昭王千金買骨,便是如此。”

說到這此處,崇禎皇帝臉一沉,冷冷的說道:“你這是在教朕做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