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可望雖然才二十幾歲,但是已經算是一個老兵油子,其作戰經驗十分的豐富,特別是在對付明軍方面,非常的有一套,他可是知道一點,每一次換防的時候,就是軍隊之中最亂的時候,比如說這一次,史可法從蘇州調遣了這麼多的兵,肯定會令當地出現權力真空和混亂不堪的場面。

他們如果能夠趁這個混亂的場面,趁虛而入,一舉拿下此地,他們就可以成功的控制這一座大城市。

所以孫可望懶得理對方的咆哮怒罵,直接讓人往他口裡面塞兩個臭襪子,這樣便說不出話來了吧?也就因為他是朝廷大官,大名鼎鼎的應天巡撫,如果他是普通的官員,敢如此的怒罵他孫可望,他孫可望反手一刀,就把他給砍了。

劉家軍優待俘虜,優待的是配合他們的人,對待敵人,他們一樣是像寒風般冷酷無情。

劉家軍始終貫徹著一點,那就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孫可望他等他的騎兵隊走得蓋不多,便押著史可法向向蘇州進發。

他們從鎮江出發的時候,只是奉命作火力偵察,一路上只是漫無目的的遊蕩,如果是正常的情形,他們早就該遇上了明軍或者是其他的部隊,對他們進行制止。

但是現在的大明的江南,算是孱弱到了極點,特別是蜉銀子事件以後,明軍軍官為了省錢,那是用盡了一切的辦法,有許多當官的,以前還養著一群兵吃空餉,現在連兵都不養了,直接的就吞沒了。

所有的軍餉獨吞,然後逼這些手下的兵員們去做工,為他們掙錢,說白了以前是把兵當成了工人來使用,現在好了,直接當成奴隸來使用,因為這些軍官們發現,這才是一個掙錢的好門路。

這樣的手段,也就讓他們本來就十分空虛的地方,更是孱弱到了極點,所以才會出現劉家軍小股部隊,就橫掃千軍的場面。

比如說像是揚州這般的重鎮,兵力居然也都如此的少,揚州的成功,令孫可望他充滿了熱望,渴望建功立業,出人頭地。

他們一群人穿上了官軍的服裝,打著巡撫的旗號和儀仗,浩浩蕩蕩的殺向了蘇州城區。

劉家軍他跟官軍的服裝,還是有明顯的區別,但是隻有這些專門的人士才看得出來,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來說,披上了甲,拿上了武器,就是官軍。

這時候辨認一支部隊和勢力,最好的方法,就是看旗號,當官的他什麼級別,就打什麼級別的旗號儀仗,這也都是有明文的規定的,官員的儀仗牌匾,也算是其權威的體現。

所以他們這一行人,奪取了巡撫史可法的全套儀仗和旗號以後,打著他的旗號出去,一路越過了幾個驛站,當地的驛兵都沒有發現。

現在當兵的,大多數都是飛揚跋扈的人,他不欺負你就偷笑了,他不在你這裡白吃白拿,敲詐勒索,你就燒高香了,難道你這些地方的驛兵,還敢去查巡撫大人的車駕不成?

史可法他為人清高,官聲非常不錯,但是並不代表他沒有官威,任何冒犯他官威的人,也會受到他的嚴懲。

所以他們這一隊人,換上了官軍的旗號以後,這是一路暢通無阻,直接的就抵達了蘇州城。

出發之前,孫可望身邊計程車兵們可是有人勸他,低調行事,悄悄的進村,打槍的不要,他們神不知鬼不覺的抵達這裡,強勢奪下的城門,這便是勝利。

但是孫可望他不聽,反其道而行之,他有多高調,就有做得多高調,有多張揚就做得多麼的張揚,一路上打著史可法的旗號,浩浩蕩蕩,威風不可一世的,大搖大擺的抵達了蘇州城外。

他們這一隊人抵達蘇州城外,肯定會引起城門方向的混亂,因為任何一個城門,有大批軍兵接近,他們肯定嚇壞,立馬就是關門。

但是孫可望他十分聰明,命令他的幾名心腹士兵,舉著史可法的旗號,提前的抵達了城門,告訴對方,巡撫的馬隊將要回城。

這其實也都符合大官出行的一貫風格,這就是派人打前站,讓地方的官員做好迎接的準備,所以他們這一隊人馬,大搖大擺的抵達城門之時,負責在城門守衛的官差、衙役紛紛的走了出來,拜見迎接他的馬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