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有一句老話,那就是有本事的人,不會為別人打工。

朝廷丟失了江南,確實是行情大大的見跌,他的威信大跌,跌到了許多人都不看好的地步。

這樣一來,又讓他們本來已經向京城方面派出了使者,準備遊說的,但是他們看見風聲不對,就馬上快馬把使者追回來。

現在劉家的實力大大的增加,而朝廷則是急劇的下降,鄭家就成為了平衡兩大勢力的砝碼,既然他成為兩大勢力的關鍵,朝廷目前開出的這一點條件,就不能打動他們,不能讓他們為之而拼命了。

所以他們決定,鄭家最好的方法,就是坐山觀虎鬥或者等待朝廷開出更大的價碼,區區一個伯爵和侯爵,是不能夠滿足他鄭之龍的野心了,少說也得是一個公爵或者是一個郡王,否則他是不會願意出動他手下十幾萬軍隊,為朝廷拼命的。

而且他這一個國公,還得不是那種有名無實的,必須要擁有自己的地盤,擁有自己的軍隊,就像雲南沐家一樣,永鎮雲南,自主一方,聽調不聽宣。

鄭氏兄弟亦屬梟雄之才,奈何富貴日子過得太多了,早己早已消磨了他們兄弟的英雄壯志,也都沒有了當年那種闖蕩天下,披荊斬棘的豪情,只想付出最少的代價,獲得最多的利益,最好就是可以不勞而獲。

而且在決定鄭家生死的大事面前,他們又顯得十分的謹慎,十分的小心,因為眼前這一切,是他們歷盡千辛萬苦,非常艱難才獲得的,他們對於目前所擁有的,所得到的東西,也都非常的滿意,不想失去,只想獲得更多,想獲得更多卻是不願意冒險。

這就令他們兩兄弟的做法,顯得有些可笑,那就是搖擺不定,首鼠兩端,這樣子的做派,可不是幹大事所能擁有的。

如果用劉布的話來說,這就是見利忘義,見大利又惜身,所以他們看見劉家行情見漲了以後,馬上就決定,靜觀其變,當然他們是不會投靠劉家當小弟的,劉家當他的小弟還差不多。

甚至鄭芝龍他還有一種想法,那就是鄭芝豹父女帶走了他們鄭家大量的船隊,這些船隊可都是他們整個集團的,他是不是要找一個藉口,把這些全收回去,分給大家呢?

他們兄弟拿不定主意,但是卻命令手下的官兵,和遠在各地的船隊,都陸陸續續地調回了泉州準備,以防有變。

因為他們明白一點,無論是自己造反還是追隨朝廷,他們都準備打仗了。

鄭家由當年的幾條船發展成今天動縱橫整個東方世界的強大勢力,憑著的就是他們強大的武力,憑著的就是他們的這些船隊。

他們已經安樂日子過得很多了,很多人都願意這樣長久過下去,但是世界正在經歷前所未有之大變,他們又想在這一次大變動中獲得好處,所以就準備調動兵力了。

雖然劉家的使者王文升一直就在這裡遊說他們,讓他們追隨劉家,共分天下,但是他們始終覺得這樣子不靠譜,還是追隨朝廷為好,而且鄭芝龍看看見王胖子這般的陰險,這般的陰損,知道這人雖然一一臉笑眯眯的,人畜無害的樣子,實際上卻是一個十分狡猾狡詐的人,不能再讓他跟手下接觸了。

就命令人把他趕出去,令人把他押送離開福建,再也不允許他回來。

如果不是看在這貨是千里迢迢前來送禮的份上,他就一刀把王胖子給殺了。

如果他這樣一刀把人家殺了,以後再也沒有人願意千里迢迢的來送禮了,當然這也與他跟劉家沒有撕破臉皮有關。

如果他殺了劉家父子派來的使者,這肯定會激怒出劉家父子,但是對大局卻沒有任何的幫助,所以他們才會把王胖子趕走。

鄭芝龍他兩兄弟想了許久,終於想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直接向朝廷提出,封他為閩國公、永鎮福建,他才願意出兵,為朝廷排憂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