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兵出如風(第1/2頁)
章節報錯
南直隸自從降格了以後,其防務方面便由三駕馬車負責,所謂的三駕馬車,就是南京兵部尚書、鎮守武將和鎮守太監,他們三個就組成了南京實際權力的最高機構。
其後在文貴武賤以後,應天巡撫在這方面也有很大的發言權,雖然應天行府它祝駐兵在蘇州,但是它這一帶的影響力還是非常大的。
南京在初期兵力有十萬之眾,但隨後不斷地削減,已經變成了只有幾萬了,兵減少了,百姓多了,變成了一個超級繁華的大都市。
論其在政治上的地位,南京肯定是沒有辦法可以跟北京相比的,但是論起經濟方面的總量,還有繁榮程度,他要比京城還要繁華,畢竟北京城的繁華是來自於整個天下的供奉,而南京的繁華則是本身就能夠產生的產值。
也就是因為有以南京城為首的這些城市源源不斷的產生了產值,為大明進行輸血,這才令大明延續到了現在。
劉家軍也都發現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跟大明展開戰鬥的話,兵來將擋,你來我往,最終劉家一定會崩潰,一定會完蛋,因為大明有整個天下作為資源的補充,更是有江南、湖廣、兩廣等地的糧食源源不斷的支援,它損失得起,其消耗得起,而山東成為了戰區,它的糧食產量和製造業方面都會大大的下降,依靠本地就沒有辦法維持龐大的軍事力量,雖然一時取得勝利,最終一定會被壓垮。
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打仗打的就是綜合國力,人家綜合國力比你強,就是拖個幾年都行,但是你卻拖不起,劉家要取代大明,就必須打破這一個僵局。
所以他們才會暫時的頂住了朝廷的第一波反撲以後,就開始考慮向大明的糧倉下手了,只有把大明的糧倉拿了下來,讓他沒有糧食供應,才能用大明迅速的衰落。
也可以這麼說,江南成為了大明與劉家角逐的新戰場,也成為了雙方打天下,爭奪天下的關鍵點。
當年的太祖皇帝朱元璋,他就是先拿下的江淮這個魚米之鄉以後,伺機拿下南京,然後憑著這裡富有的地方,默默地發展,坐看天下群雄,龍爭虎鬥,最後獲得了勝利。
劉家也有同樣的打算,那就是佔領一個超級巨大的富裕之地,源源不斷的為自己產生產值,然後自己就可以憑著這一個地方對他們進行輸血,然後才有能力跟大明進行連續不斷的戰鬥。
劉布他在拿下了揚州以後,他的目光就盯上了南京,事實上他們在北方,目光就已經盯上了南京,就計劃在這裡發展他們的霸業,開始他們爭霸天下的征程,以前在山東,他們只能說是立足和保命,當他們打出江淮,窺竊南京之時,就是他們稱霸天下的開始。
劉家很有錢,幾代的底蘊,積累了驚人的財富,特別是在劉布蜉銀子這一役,令他們積累了巨大的財富,這才是他們迅速爆發的關鍵。
在這時代有糧就可以招兵,讓人吃飽飯就可以為你賣命,像他們這樣提供如此好的福利條件的,那是少之又少,每一個士兵都願意為他們賣命,十萬劉家軍就是他們爭霸天下的底氣。
以前劉家軍每次擴軍,都會有一個不良的後果,就是戰鬥力下降,人家多戰鬥力多而下降的,這是因為新兵的數量太多,老兵數量少。
劉家軍他們每年每月拿出了撫卹金就是非常的多,非常的驚人,如果不是劉布從蜉銀子和戰場上弄來這麼多金銀財寶,估計他們早就掛了。
說話現在他們終於走出了山東,走出了爭霸天下的關鍵一步。
既然是關鍵的一戰,自然是由劉家軍最為厲害的劉布,親自率軍出發,其精銳的部隊也都空群的出動。
除了留下足夠的部隊防守北方和遼南之外,他們抽調了所有精銳的部隊,不畏風險,不畏嚴寒,日夜趕路,大舉南下。
士兵在風雪天氣裡面,日夜趕路,其實是非常辛苦,非常危險的,但是他們聽說是去攻打江南,攻打大明最為富裕的江南地區,而且他們的先頭部隊已經佔領了花花世界,天堂一般的揚州,每個人的心裡都暖了成一團火。
每一名劉家軍計程車兵在許多普通的老百姓眼裡,就是小老闆,小地主,他們每次上戰場,都會帶來一些財富,這些財富往往就是他們許多普通人家一輩子都掙不來的,或者是普通人家一輩子的家當,所以就形成了一個慣例,每一次劉家軍士兵出兵,都會滿載而歸,當地的老百姓稱之為打秋谷,秋收去也。
就是因為如此,這些士兵雖然他非常苦非常累,但是士氣卻是十分的高昂,心裡暖得像一團火。
這一種雄赳赳,氣昂昂,千軍萬馬下江南的場面,可是令許多當地的百姓都為之震驚和害怕,許多人都感受到一點,那就是江山只怕要變色了,皇朝要變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