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陳文若從揚州起兵,成功的控制了揚州城,活捉了吳宗達、錢謙益等人的訊息的時候,這是震動了整個劉家的高層,令他們欣喜若狂。

什麼叫做瞌睡來了,枕頭自動上門,什麼叫做及時雨?這就是的。

救援他們重要的謀士王文東他都說了一句話,那就是運來天地同力,誰也擋不住劉家,天命所歸,大業必成。

所以他們馬上出發,全力以赴的支援支援前線,他們知道陳文若以區區二千多人的兵力,拿下整個揚州城,這有多麼的難,就以劉布之能,也都不敢說這種話。

要知道論起地位,揚州絕對不比濟南遜色,如果就經濟而言,它要比濟南更加的重要,更加的繁榮,人口更多,其又處於江淮的核心地帶,聯絡南北的核心,控制了這一塊地方,他們就可進可退,可南可北,更重要的是他們會令朝廷的江南都陷入崩潰的局面。

所以他們這些人都大為的歡喜,大為的震驚,然後調劉忠勇率領精兵二萬,出濟南,下兗州,進徐州,猛攻中都鳳陽。

另外一路則由劉布率領三萬兵力,坐船順風順水而下,準備從泰州登陸,進入揚州,呼應陸上的劉忠勇大軍。

他們這一次出手,這就是有計劃一舉的把整個鳳陽府,江淮地區拿下,這就相當於把大明的心臟都拿了下來,然後就逐步的圖謀江南,圖謀西南和湖廣等地。

這時候劉家他的策略又有了一定的轉變,這一個轉變就是他們計劃從南而北。

在歷史上,從南而北都是非常困難的,大多數時候都是北方統一以後,佔領整個南方,而由南方佔領整個北方的,相當的少。

但是劉家現在選擇這樣的策略,也都是對的,因為北方群雄並列,最強大的自然是大明朝廷,其次就是建奴,還有就是流寇這些勢力。

如果他全力以赴的跟這些勢力爭奪的話,反而會消耗自己的實力,讓自己的兵力損失的厲害,而大明有整個富有的江南作為支撐,要人有人,要糧有糧,根本就不怕損失,根本就不在乎損耗,即使是損失巨大,最終他也會獲得勝利。

更重要的一點,就是現在處於冰河期,北方不是大旱,就是大澇,嚴重的缺乏糧食,全靠南方進行輸送,如果他們能夠控制而南方,切斷了糧食的供應,大明流寇等人就無以為繼了,註定是要走向滅亡。

所以他們的計劃就是趁著江南兵力空虛,民生凋零之機,大舉的南下,搶佔這一塊地方,然後逐步的鞏固南方,佔領的這一批魚米之鄉,這時北方的幾大群雄爭奪,等到他們打得差不多的時候,他們再趁勢而出,一舉拿下整個天下。

到了此時,劉遠橋他也有的起兵稱霸天下,起兵稱帝的決心了,所以他們就準備圖謀江南,圖謀這一塊肥沃的土地。

劉布也都十分認可這樣的策略,因為只有富饒的南方,才可以擁有足夠的糧食,供他們的所需,現在可是小冰河期,糧食大減產,即使是大明最為富裕的蘇松、湖廣等地,糧食都減產,但是勉強還是可以供應,還能支撐的,只有控制了糧食,擁有了足夠的糧食,才有爭奪天下的資本。

所以他們是毫不猶豫的出動了大軍,迅速的南下,準備利用這一個冬季,朝廷無力干涉南方的機會,奪取江南,爭奪天下,相信這個冬天以後,整個天下的格局都會改變。

現在整個劉家的高層對於劉布的戰略部署,算是深感佩服,當日劉布主動的放棄了鳳陽總兵的職務,北上遼南,許多人認為他是非常愚蠢的行為,放棄了一塊大好的肥肉,去爭奪一根骨頭,即使他留下了留後院,在地方獲得了一定的利益分成,獲得了一些稅收,但是終歸是扔了西瓜得了芝麻。

現在他們才發現,劉布留下這些留後院的作用,他們在當地還是有軍事存在,要控制和佔領這一個地方,就是輕易易舉的事情。

這不,像他的陳文若,居然在不動聲色之間就以數千人的兵力,拿下了大明最為富裕的揚州城,這可是令這些人都驚歎莫名。

他們這些人要大舉的南進,最大的麻煩就是缺乏一個立足點,要打進江南去,非常的困難。

現在他們進兵江南,有了這些留後院,就相當於有了帶路黨,對於當地,十分的熟悉。

特別是這一次陳文若起兵,拿下了揚州城,這讓他們有在南方有了一個巨大的立足點,控制了揚州以後,他們就可以經略周邊,經略江南十三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