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現在這般,只要一紙命令傳遞過去,基本上就能解決的問題,還有什麼比這更好嗎?

而且陳文若他十分的聰明,他也都滅了這麼多官員,超了大量的錢財,這些錢財都讓他用於收買這些官員了。

劉家軍的使者飛快的奔向三州七縣之地,遊說這些官員們歸降,如果願意投降的,什麼大餅都可以畫,金銀財寶和美人馬上就奉上,如果敢跟他對著來乾的,他們也都沒有辦法,只能夠暫時記著這一筆賬。

別看陳文若他這樣子有點像是亂搞,還真是有些用,至少他是瓦解了揚州本地對劉家的反抗,而且還能把勢力向外進行延伸,揚州可不靠海,比較靠海的還是他們的泰州,泰州往往又是鳳陽巡撫駐兵之地。

本來按照鳳陽巡撫的任務,如果他在漕運工作繁忙的時候,就在揚州督漕,戰時就駐紮在泰州。

但是吳宗達比較的好場面和氣派,他和吳非凡也都駐在了揚州,這就讓重鎮泰州屬於防務空虛的狀態。

當日吳非凡兵敗以後,往泰州狼狽逃竄,結果讓當地的老百姓抓住了,扭送往官府去,結果就讓泰州無兵可守,他怎麼就一紙命令傳遞過去,就馬上接管了泰州。

而且他在揚州起兵,也相當於在大明江南的大腦起兵,大腦都癱瘓了,他空有強大而又強壯有力的四肢,也都沒有用,因為是首腦和中心機關被摧毀以至,根本就沒有辦法如何應對這一場政變。

周邊的州縣,聽說揚州出事了以後,大多數都是堅守待援,沒有幾個敢直接出兵進攻揚州。

一方面是因為劉家軍派出了使者,四處的遊說這些縣令,讓他們三思後行,另外一方面也是劉家軍迅速的拿下了揚州,他們可是號稱有三萬。

當地的縣令手下不過是數百人或者是幾百人的兵力,如何敢對抗數萬大軍?他們只好據城而守,等待朝廷大軍來援,又有一部分人抵受不了誘惑,直接的就投了劉家軍。

可以這麼說自,從陳文若起兵以後,他可是徹底的癱瘓了大明在揚州府的統治,令這裡產生了崩潰式的慌亂,這種慌亂以揚州為中心,迅速的向四周進行蔓延。

本來依照陳文若的計劃,他們這樣子搞,朝廷肯定會快速的派出兵力,對他們進行圍剿和進攻,他也都做好了死守和苦戰揚州城的準備,誰知道他們在這裡起兵,可是累癱瘓了這裡的指揮中心,令周邊大為恐慌和害怕,他們自保都不成,哪裡還敢來打揚州?

本來依照大明最新的設計,江南吳由江南督師吳宗達負責統籌江南的人力物力,負責對付劉家軍,改變了以前以南京為首的權力核心狀態。

這可是南直隸方面非常的不滿,非常的不爽,雙方正處於交權和冷戰之中,也剛好是屬於交接失衡之中,權力才剛剛往揚州方向進行轉移,結果就發生了崩塌式的崩潰。

這就讓他們之間徹底的慌亂了,徹底的害怕了,不知道如何是好。

如果是平時,南直隸方面自然就是以應天巡撫為首,加上南京的六部尚書這些大佬們坐在一起,基本上都可以商量決定這一塊地區的大事了。

軍事方面一向都是由徐國公擔任南京守備,如果有重大的軍事問題,他們也都能夠幫忙負責,而且作為應天巡撫,一向都是上管民政,下管軍馬。

但是在長江的江北,它又是另外一種境況,江北最重要的自然就是鳳陽府,他們所在的地方就是由鳳陽巡撫負責,偏偏鳳陽巡撫剛剛被擼下來,新任人選還沒有確定,吳宗達他的作用就是鳳陽巡撫,但是鳳陽巡撫和總兵同時都被拿下了,這就令他們陷入了極大的慌亂,極大的恐慌之中。

也就令周邊的知府、州府的官員也都不知道如何是好。

官府的混亂,就給劉家以更多的機會,就給陳文若以更多的機會了,如果是平時,只怕早在叛亂髮生的兩三天後,朝廷的大軍就會壓過來,把他們毀滅了,但是現在居然是首先出事的是巡撫和知府,也就令他們這些人,不知道如何是好,如何應對了。

估計以以他們的尿性,在朝廷沒有指定派出更高一級的官員,負責處理這一件事情之前,這裡都是沒有一個明確的結果,不會有一個明確的領導人負責統籌這一塊的資源和實力,這就讓陳文若他在這裡如魚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