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投降死戰(第2/2頁)
章節報錯
士兵們無言無語,盧大人站在道德的高地上指責他們,他們你都無話可說。
但是卻再也沒有人願意衝出去拼殺,願意衝出去送死了。
盧象升命人抓來了一些在營中游說士兵們投降計程車兵,他勃然大怒,說道:“本帥待爾等不薄,奈何從賊。”
這些士兵被盧象升抓到了,他們嚇得哆哆發抖,但是對於盧象升的嚴厲責問,有一個士兵還是鼓起了勇氣,他大聲的說道:“不是要反你盧大帥,而是我們只想活著,只想回家。”
一說到回家,又有一名士兵他也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氣勢,把心一橫,昂首挺胸說道:“我等崇禎二年隨大帥轉戰天下,打了無數的大仗,六七年沒有回家,我們都是爹生娘養的,只想回家。”
盧象升勃然大怒,他說道:“你想回家了?你可知道你是朝廷的軍人,就是要為朝廷剷除亂黨,殺光奸臣,馬甲裹屍,這才是軍人的宿命。”
這士兵說道:“可是我想活,我不想死我,只想回家去。”
盧象升大聲的說道:“朝廷對爾等不薄,奈何要反對朝廷,無恥從賊。”
這士兵他大聲的道:“朝廷對我等不薄?又有什麼不簿?我等吃糧當兵,去拼命,去為朝廷打仗,朝廷又給了我們什麼?你盧大帥名垂千古,我等即使是戰死在這裡,又有誰知道這萬人坑裡面埋的是誰?子孫後代要祭拜我等,都不知道往哪裡去尋找,更沒有人知道一個叫楊正宗計程車兵,戰死在這裡,他們只會知道一代英雄,天雄軍盧大帥你光榮的戰死在此,而我等與荒郊野外的一抹泥土都沒有分別?”
這名士兵這麼一說,算是把盧象升氣勢洶洶的氣勢給壓制住了,對方這麼一反駁,倒是令他默然而無語。
士兵們此情此景,也是無奈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他們說道:“我們不叛大帥!不反大明!只想活命。”
盧象升身邊一名將軍道:“就怕我等放下了武器,劉家軍他是出爾反爾,最終落得一個一無是處。”
這士兵他說道:“劉家軍說話算話,至少他們從來沒有殺過俘虜。”
這年頭殺俘虜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要說叛軍或者是流寇殺俘虜,就是正規的官軍,經常都大量地屠殺俘虜,這叫殺良冒功,朝廷是人頭來論軍功的,如果沒有足夠的人頭,是不會給你算軍功。
所以有些心地歹毒的,往往就是抓一批良民來,以他們的人頭充數,大明第一勇將曹文詔,他砍的人頭列諸軍之首,但是他也都被人指責是殺良冒功。
這些不要說是曹文詔等人,就連紀律嚴明的天雄軍都不可避免,他們最多隻是能做到不殺良民而已,但是對於那些刁民和投降的敵人,是殺無赦。
而劉家軍只有這樣的美名,那就是他們從來不殺俘虜,這個就連他們的對手,他們的敵人都是認可。
劉家軍堅持長期的自律,不殺俘虜,終於為他們的寬容迎來了好處,這就是敵人都信服他們的為人,信服他們的信譽。
到了這一步,盧象升他也是心如亂麻,作為朝廷的官員,他應該要求這些士兵戰死至最後一刻,這叫以死全節。
但是這些士兵他也說的很明白,他們是爹生娘養的,他們想回家,不想再為朝廷拼命。
他們不同意,這些朝廷的將官戰死的,至少可以封妻蔭,立廟紀念,至於普通計程車兵,他們就是再普通不過的消耗品,沒有人會知,有人會知道他盧象升戰死沙場,卻沒有人知道他手下有多少人戰死在沙場之上,這些人姓甚名誰,家裡面有什麼人,又能拿多少的撫卹。
估計都沒人會在乎,沒人會關心,到了窮途末路之時,他們這些人開始為自己打算,開始為以後打算了。
盧象升他很想逼這些人繼續的打仗,但是他知道即使是繼續拼也就是死路一條,他們的抵抗已經不是拼命,而是表示他們不屈的氣節。
盧象升他就知道,一旦他們天雄軍都投降了,其他的部隊投降劉家軍就沒有一點的壓力了,就像有了孫傳庭這樣高階別的人投靠劉軍的時候,就會有更多同樣級別的人,毫無廉恥之心,毫無顧慮地投靠劉家,他就是不想這種事情開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