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國勢日蹙(第1/2頁)
章節報錯
現在的大明大臣可是非常的牛逼,非常的清高自傲,以前向皇帝三跪九叩是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自從與仕大夫共治天下以後,這些大臣就翻身農奴把歌唱。
很少行三跪九叩之禮,見了皇帝最多就是做了一個揖,以示士大夫身份的清高。
所以今天楊嗣昌行此大禮,又作此豪言壯語,他以為皇帝會為此感動來著,誰知道皇帝他也是面無表情,只是唔了一聲。
其實現在的崇禎皇帝他也都非常的煎熬,非常的痛苦,國事至此,身為皇帝,他難辭其咎,想當年他的皇爺爺萬曆皇帝,二十八年不上朝,只吃喝玩樂,天下穩得很,一點問題都沒有。
而他勤政愛民,天天上朝,沒有一天敢吃喝玩樂,但是朝政這是一日不如一日,他感覺自己就像是上吊一樣,越是掙扎,死的越快,他都有點懷疑自己,懷疑人生了。
為何自己越是幹得辛苦,朝政就是越差,為何自己越是拼命,大臣他們就是越是懶政。
這一群大臣就像是附豬肉上的毛,肉之不存,毛將附焉?這麼些人就是不明白這些道理?
崇禎皇帝他現在也是明白了一點,那就是朝廷可能是窮的,但是大明的這些貴族們可真的是不窮,這一次他只稍微用強,短時間內從京城一地就弄來了這麼多的銀兩。
這些人他就不知道,樹倒猢猻散的道理嗎?如果大明都不在了,他們這些依附大明朝廷而活的,又將何去何從?
先皇在世的時候,雖然懶政,將朝政搞得烏煙瘴氣,但是國內還算是平靜的,但是當他登位以後,就發生了席捲全國的流寇之亂,這一打就將近十年了,好不容易才把他們的兩大頭領先後的剿滅了,又冒出了劉家這等勢力。
劉家他與流寇又有最大的不同,流寇他們都是一群吃不飽飯才鋌而走險的飢餓的暴民,換一句話來說,如果朝廷能夠抽出手來,讓他們吃飽飯,讓他們穿的好,只怕都可以令他們停下來,不再鬧事。
但是劉氏家族卻是不同,他們世代都是當官,而且積累了大量的錢財,這一爆發,就石破天驚,劉家一旦作亂,整個山東在傾刻之間就淪入了敵手,他們居然比盤踞西南奢氏家族和安氏家族更加的強悍,更加的牛逼。
這樣的勢力,不是他們輕易而舉就能收拾,更不是流寇,只要給他們錢糧和田地,就能把他們收買和分化,讓其解甲歸田,劉賊要謀的是大明的天下。
對於這一點,崇禎皇帝他看得十分明白,所以即使劉家沒有傳檄天下,宣佈起兵,但是崇禎皇帝就知道對方是狼子野心。
而且這也體現在了官軍對付劉家的形式上去,官軍對付流寇,那是百戰百勝,基本上能壓著對方打,追著對方打,但是對付上劉賦,他們可是抓瞎了,輕易而舉的就被對方擊垮,這說明劉賊的軍隊,已經強大了極其強悍的地步。
至少其一舉團滅劉澤清十萬大軍的威勢,就不是朝廷的官軍能夠輕易的做到的,這也都給朝廷以極大的威嚇,要知道劉賊這麼強大,朝廷要消滅他們,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他們只能採用重兵集團,重兵進攻,他們的計劃也遭受到了重大的破壞,損失了天雄軍和盧象升這等君愛國的鐵軍良將。
想到天雄軍數萬將士屍胲都不得返鄉,他就十分的心痛,他大聲的說道:“該如何的追諡盧卿。”
皇帝這麼一說,大臣他們也都沒有意見,紛紛就在商議這一個諡號,應該是怎麼個諡法。
經過眾臣的提議,把他追加為太子太師、兵部尚書,追贈為忠烈,還命令地方建立忠烈廟,春秋兩季,祭祀不斷,這算是相當高的待遇和評價了,一個文臣能夠做到這樣子,也算是別人的榜樣了,朝中的大臣看見能在皇帝這裡為盧象升爭取到這樣的待遇,他們也都非常的欣慰。
盧象升他是天啟二年的進士,這一年的進士特別的多,現在都是在朝中各處部門中的少壯派,像他這樣子年紀輕輕便已經做到了五省總督,並且光榮戰死的,真心沒幾個,大臣們也都以這樣一個同僚而為驕傲。
因為盧象升是拒絕了投降,光榮的戰死,所以朝廷對他的評價非常的高,把它列入了忠烈的行列,大書特書,大肆的褒揚,希望讓每個人都向他學習,像他這樣子向大明皇朝效忠。
但是當皇帝問道:“戰死的二萬多天雄軍該如何撫卹的時候,大家就默不作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