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朝廷急急忙忙的命令部隊,進攻山東,準備奪回運河的控制權,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反而讓他們丟失了精兵糧將,這叫偷雞不成蝕把米。

丟失了河間府,這就意味著他們失去了進入山東的橋頭堡和路徑,同時會讓劉家軍對他們進行打擊和壓制,失去了戰略的主動權,他們會非常的悲劇。

雖然目前洪承疇他們還沒有獲得朝廷的授權,允許他們撤退,不過他們還是先行撤退了,因為他們知道朝廷別無選擇,除了讓他們撤退以外,就沒有別的方法,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他這一支孤軍被劉家軍團滅吧?

劉家軍他是很樂意一舉的把洪承疇部隊給消滅的,消滅了洪承疇的部隊,這就意味著大明失去了最後一支的機動力量,他要組織起同樣的一支部隊,就不知道是何時何日的事情了。

所以洪承疇他們迅速的撤退保定,他們的撤退,這從大局來說,這是對的,儘管現在沒有朝廷的同意,但是他們依然還是退了,不是因為他們的大局觀有多好和多高,主要就是為了怕死。

果不其然,劉家軍在滅了盧象升的天雄軍以後,他們就開始迅速的北上,圍攻滄州。

滄州雖然還留有數千天雄軍計程車兵,這是天雄軍最後的殘餘,但是他們聽說主力都已經覆滅了,大帥也都戰死了,所以也都選擇了向劉家軍投降。

因為劉家軍也都沒有向他們許諾什麼高官厚祿,只是向他們許諾,可以保證他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也會發放路費,讓他們回家。

大多數天雄軍的老兵,隨著盧象升轉戰天下,走過了幾個省,也都經歷了幾年的時間,許多人都開始想家了。

他們當初離開大名府的時候,想的可是打上一兩年仗,賺夠足夠的錢,就回家的。

但是現在仗越打越多,敵人越繳越多,至於他們回家的日子,卻不知道是何時何日,除了允許一些人請假回家探親以外,根本就沒有允許他們解甲歸田。

這個令這些天雄軍士兵心中充滿了悲哀,那就是他們解甲歸田之日,只怕就是他們馬甲裹屍之時。

這種也都不是什麼悲觀的想法,至少他們的盧大帥就是如此,他們千千萬萬的兄弟就是如此,既然主力軍隊都已經滅亡了和團滅了,他們這些殘兵敗將,再行抵抗也都毫無意義。

以朝廷的尿性,打敗仗的就是打敗仗,不會得到褒揚,而且這些千千萬萬戰死計程車兵,他們的安家費都是一個問題,朝廷的軍官現在是無所不貪,貪汙軍餉,貪汙士兵的燒埋銀都不是什麼秘密了。

以前他們天雄軍有盧大帥在,盧大帥在朝中也有許多的同期好友,都會為他打點一一番,令他爭取比別人多一點的糧響,但是現在人走茶涼,盧大帥都已經不在了,估計他們兄弟的燒埋銀都要不下來。

以溫體仁首輔的作風,既然盧象升已經死了,天雄軍已經覆沒了,也就是沒有利用價值了,他會在一些沒有利用價值的人身上發銀子?這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在劉家軍許諾,讓他們回家,給他們發放路費的時候,這些人沒有什麼猶豫,直接的就放下了武器,正式的解甲歸田了。

這一次比較的特別,以前劉家軍每一次打仗,都會抓了不少的俘虜,除了建奴以外,對方的俘虜看見了劉家軍如此好的條件,都會想著加入劉家軍。

在劉家軍中當兵,軍餉一分不扣的照發,大魚大肉任你吃,福利好得就像當爹,每個當兵的都想加入這樣的部隊,比如說布日固德的賞金獵人,這些馬賊他們在享受過劉家軍的福利待遇以後,再也不捨得離開了,再也不願意離開了。

唯獨是天雄軍,他們也在劉家軍手中吃過一些飯,也都知道劉家軍士兵的豐厚待遇,但是他們沒有人申請參加劉家軍,只想回家,比較的特別。

也就是因為如此,劉布也都沒有在天雄軍士兵之中進行招募新兵,因為他們心有所屬,不跟劉家軍對抗,已經是非常好的事情了,所以放走算了。

劉家軍在攻佔了滄州以後,迅速的北上,一路撲向了保定,一路撲向了天津衛,這可是給朝廷以極大的驚嚇,他們還沒有從天雄軍的全軍覆沒之中驚醒過來,又面臨著劉家軍兵臨城下了,很有可能劉家軍在攻佔保定,攻佔了天津衛,然後圍攻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