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王已經傳了六代,他們世代就居住在濟南城中,據說濟南城中十分三的土地和店鋪都是歸他們所有。

大明朝的藩王一般都是被控制圈養的,雖然當年朱元璋把他這些兒子分封在天下各處要害,以藩王來鎮守地方,確保他們朱家的天下,千秋萬代,這時候的藩王上管軍,下管民,權力十分的大。

後來朱棣他起兵造反成功了以後,他就下令天下的藩王全部都得削藩,所謂的削藩,肯定不是把這些藩王們都清除掉了,而是剝奪他們的兵權,讓他們只管在地方享受,不再管地方的軍政民政上的事務。

從此大明的親王們就被當成富貴閒人圈養起來了,如果其要享受榮華富貴,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如果他想稱王稱霸,這是不可能的,會受到朝廷的打擊。

在當年的寧王朱宸濠造反以後,朝廷對於這方面控制得更嚴,朱宸濠他敢造反,就是因為他有王府三衛,手中有兵。

在朱宸濠以後,大明的親王沒有一個能夠造反的,也反不起來,說明大明在這方面的政策還是相當的成功的。

大明這些藩王他沒有辦法在在權力上進行爭奪,所以他們就全力的轉往了追求富貴財富方面。

說白了就是搞錢,像是他們這些人,享受朝廷極高的俸祿,又在地方搶錢搶地做生意,賺的錢是非常的,他名列山東的四大家族,一方面因為他們是皇族,天皇貴胄,尊貴無比,也都是因為他們有錢,既然這些地方的藩王他們不可能在政治和軍事上有所成就,所以只能夠撈錢了。

他們拼命的搶佔當地的礦山、田地、店鋪等等,成為了當地的鉅富,而且更坑的地方,就是他們是由地方供養的,但是他們做了這麼多的生意,卻是不用交一分錢的稅,可以這麼講,凡事有藩王駐屯的地方,地方的經濟都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地方的負擔民生都極其的困難。

像濟南的德王府,可是號稱濟南府中十分三的店鋪都是屬於他們,他們不算是有錢,而超級有錢。

自從劉家軍攻佔了濟南府以後,就派兵包圍了德王府,裡面的人不許進,也不許出,幸虧王府中人多地方也大,他們府中都能種菜,儲存有大量的糧食,才沒有出現飢餓斷糧的局面。

但是劉家軍的態度也都令他們驚恐萬分,可以想象一樣事情,如果劉家軍要造反,肯定就會第一時間拿他這些親王來開刀,無論是殺人祭旗,還是搶奪財物,都是最好的一個目標,誰叫他們有錢,他們以前有錢到與劉家齊名。

自從被包圍了以後,整個德王府也是一片驚恐,上上下下,惶惶不可終日。

德王朱由樞他也都做好了準備,那就是對方一旦造反,他就馬上上吊自盡全節,他知道像他這些皇室中人,如果落入了造反的叛軍之手,都是沒有什麼好下場的。

所以當劉家軍包圍了德王府那一天起,他就把全部的家丁武裝起來,守衛各處,他下了命令,一旦劉家軍敢強行進入,他們就強硬的抵抗,戰至最後一兵一卒。

而他也都寫好了遺書,然後每天就在他的宮殿裡面吃喝玩樂,在他的眼裡,已經是大禍臨頭了,能吃就吃,能玩就玩。

在原版的歷史上,這一位德王他的下場也都不是很好,在明年建奴再次入關,攻破了濟南府,洗劫了整個府城,擄濟南府中的四十萬百姓出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而濟南府被建奴攻破,城中的子女玉帛全部都歸建奴所有,都被他們沿著官道,押送出關,千里茫茫遷徒,也都不知道路上死了多少的人。

現在濟南府沒有落入建奴之手,倒是讓劉家軍搶佔了,以劉家軍的實力,即使是打到了濟南府,想輕易的攻下,他也都不容易。

但是眼前的德王府,卻是他們需要首先收拾的了,因為他們就發現,濟南府中的官軍只有三千,己被他們收拾完,但是光是德王府中的家丁,就有三千多人,而且有不少是受過軍事訓練的武裝家丁。

他們的存在,可是給劉家軍造成了威脅,現在劉家軍數萬大軍,駐屯於此,肯定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一旦朝廷的軍隊打過來的時候,四面圍城,攻打濟南府,他們裡應外合,就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有見於此,劉布就下達了命令,拿下德王府,解除其武裝。

當然他們現在是對大明的一位藩王下手,也就意味著跟朝廷徹底的撕破臉皮和鬧翻了,這是朝廷不可原諒的底線。

但是他們也都義無反顧的做了,劉布他也都是在跟劉遠橋商量過以後,才這麼幹的。

因為他們父子都有同樣的顧慮,就是對方手中的兵,令他們忌憚,而對方手中的錢財又令他們垂涎。

山東歷來就是大明的精華上處,但是山東卻是非常的貧窮,這是為什麼?